【强镇筑基在行动  全环境立德树人在推进】弘扬传统文化   “粽”享浓情端午

—— 寺口中心小学开展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

栖霞市寺口中心小学
创建于06-06
阅读 104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端午佳节至 

千里送平安

中/ 国 / 传 / 统 / 节 / 日

       淡淡艾叶香,浓浓端午情。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为了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浓浓乡情和融融亲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寺口中心小学开展了以“我爱中国节,端午粽飘香”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端午的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祭祀活动。后因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自尽,端午节逐渐成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屈原以身殉国,表达爱国情怀,人们通过赛龙舟、吃粽子等形式来缅怀他。端午节不仅是对屈原的纪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端午节习俗

1.赛龙舟:端午节最著名的活动之一,源于古代楚国人民划船寻找投江自尽的屈原,如今已演变成一项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2.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用糯米和苇叶或竹叶包裹而成,有甜咸不同口味,各地风味各异。

3.挂菖蒲和艾草:在门上挂菖蒲和艾草,用以驱邪避疫,因为端午节正值夏季,是疾病多发季节。

4.喝雄黄酒:在一些地区,人们会饮用雄黄酒,认为可以驱邪保健。

5.佩戴香囊:儿童和成人佩戴装有草药的香囊,以驱虫避邪。

6.五黄:在江浙一带,有吃“五黄”(黄鱼、黄瓜、黄鳝、咸蛋黄、雄黄酒)的习俗。

主题班会

知端午来历  晓端午习俗

润家国情怀  激爱国情感

       各班级利用主题班会,通过图片、视频等向队员们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教育。

       班会课上,同学们通过说端午习俗、讲屈原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文化内涵,不仅体会到我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还懂得了延续两千多年的端午节所承载的中华民族厚重的家国情怀,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感。

小小巧手制端午

小手做彩绳  习民风习俗

巧手制香包  品文化魅力

       戴五彩绳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小小彩绳寄托父母长辈们美好的心愿和祝福,可以祛除各种邪祟,保佑孩子一年的平安顺遂。

       一年级的孩子们动手动脑,大家相互交流,仔细地编织着自己喜欢的五彩手绳,在大家的认真制作下,一个个精致、五颜六色的手绳呈现于眼前。

       老师还给同学们系上彩绳,将无尽的祝福与祈愿送给学生,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佩香囊,也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快来欣赏一下二年级的孩子们制作的香囊吧!

粽叶飘香品端午

粽香氤氲里  甜软入味蕾

端午润感恩  孩童乐成长

       “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粽子的香味自不用多说。粽子根据馅料不同,可以分为鲜肉粽、蜜枣粽、八宝粽、红豆粽……如此美味的粽子,包起来我们也不在话下!三四年级的同学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学包粽子,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

稚笔童心绘端午

       五年级的队员们拿起画笔,从丰富的文字、图片资料中撷取灵感,发挥创意和想象,通过手抄报的方式将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故事、诗词歌赋等文化内涵呈现在一幅幅作品中,找寻“端午节”的踪迹。

       一只青粽,一颗香囊,一段《离骚》,千古流传。

       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生活体验,而且通过动手实践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了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了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自信,激励着同学们礼敬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将爱国的种子牢牢扎根在自己的心中。

编辑:陈杨波

审核:闫耀舜

阅读 104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