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端午至,片片粽叶裹温情。为传承端午节习俗,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及实践, 2024年6月6日下午,兴林二中学校开展了以 “粽”享童趣,“香”约端午 为主题的迎端午节包粽子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自体验动手乐趣的同时,真切地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意义和民俗韵味。
粽叶片片传祝福,糯米粒粒送安康。活动的前一天,食堂的教职工们便精心准备了泡好的糯米、粽叶、蜜枣、线绳等材料,阵阵粽叶的清香溢满了整个食堂。
下午2点,活动正式开始,万红梅老师在台前详细的讲解包粽子的步骤要领。她微笑着边说边示范四角粽的包法:将粽叶光滑的那一面朝外,折一下形成一个简单的漏斗形状。然后装入适量的糯米,放入蜜枣,再填入少量的糯米后,将叶子的边缘折进去,再将上面的叶子盖下来,捏出轮廓,用线绳捆绑结实,一个漂亮的四角粽就完成啦!
参与活动的学生分成了七组,各组学生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学习如何折粽叶、塞糯米、系线绳……有的学生学的很认真,动作也快,整理粽叶、卷成漏斗、填好糯米及配料、捆绑系绳,动作麻溜,一气呵成,完成一个又一个粽子,脸上满是成就感;有的孩子包粽子手法不是很娴熟,紧张得满头大汗,但仍不甘落后,折叶、放原料、包裹、定型、捆绑、修整,忙得不亦乐乎;还有的同学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不同形状的粽子,充分体现了劳动实践中的创新精神。
整个食堂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一双双勤劳的手在一片片翠绿欲滴的粽叶间穿梭,孩子们在活动实践中尽情体验着劳动的快乐,文化的传承在大手与小手之间传递着。
在师生的共同合作下,折粽叶、填糯米、裹叶子、扎线绳,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一拿一卷,一放一添,于包裹缠绕间,一个个三角粽、四角粽子跃然眼前。
一片片粽叶,把祥和包裹。一勺勺糯米,将幸福注满。兴林二中的师生们包的不只是粽子,还有欢乐和情怀。软糯粽子的清香,传统文化的浓香,教书育人的馨香,一米一叶“粽”关情。
通过本次迎端午节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了兴林二中的学子们劳动意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体会了自己动手包粽子的乐趣,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气息与独特魅力,增强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争做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