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守护心灵——姜家街学校心理健康小贴士第七期

🐳
创建于06-06
阅读 25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健康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孩子的快乐与健康、进步与成长时时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教育孩子,并不单单是指孩子的学习方面,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家长们也要多多关注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本期心理健康小贴士整理了一些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一、控制情绪用情感教育感染孩子

     对孩子的教育,身教重于言传,情感教育大于说服教育。有些家长天天教育孩子,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但是却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单纯的、枯燥的说教,无法在孩子心理上形成共鸣,孩子无法理解,甚至还会在心里滋生逆反情绪。这时候,就需要在情感上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当孩子犯错时,严厉的训斥可能比不上一个理解宽容的眼神。允许孩子犯错,并正确引导他们努力改正;当孩子受了委屈时,暴跳如雷地评理可能不如一个大大的拥抱。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永远是他坚强的后盾,所有的委屈可能都会消散。

    二、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父母,常常支配、指责孩子,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所期望的样子。如果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支配过多,会让孩子变得很脆弱,常常为了避免错误而放弃自己的创造性,放弃通过失败来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失去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在这种强烈的压抑环境下,会使孩子产生人格上的扭曲。因此,家长对孩子应持一种适度的期望。

    三、教育孩子勇敢面对人生的挫折

     有失意有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消磨意志,轻易放弃生命。“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要教育孩子勇敢面对失败和挫折,学会从挫折中学习与收获。理解孩子的错误,给孩子在错误中改进的机会,看见孩子的一点点改变,鼓励孩子的一点点进步。可以对孩子有自己的要求,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努力奋斗,将来有所成就。在此提醒:我们在给孩子提希望定规矩的同时,也尽可能的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断学习新知识和理论,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四、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环境

     加强亲子沟通,先共情后说理。在沟通中多一些倾听,少一些判断;多一些建议,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灌输。当孩子压力过大时,学会和孩子一起分析压力产生的原因,共同探寻解决压力的措施。我们可以尽量寻找机会和孩子建立温馨家庭交流时光,例如一起做饭、清洁、锻炼等。同时要注重提高陪伴质量,拒绝说教和敷衍,要有让彼此身心放松、情感愉悦的双向互动。在陪伴的过程中,最好要做到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关注对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亲人间的亲密感。

   五、理性面对亲子冲突

     不用极端的言行逼迫孩子承认错误与失败,不用事事求对错,留点面子与自尊,预防青春期孩子破罐子破摔。发现青春期孩子情绪不对,家长就要停止唠叨,允许孩子有冷静的时间与空间,待亲子双方都冷静下来再平等沟通。必要时家长应放下身段,平等对话,表达歉意,商讨彼此改进的方向。

   六、鼓励运动和户外活动

     鼓励孩子参与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以提高身体健康和心理幸福感。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增强自信心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七、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心思是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体察到的。想让孩子对我们没有戒备,老师家长平时需要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多问自己这些问题:

     我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

     孩子害怕什么?

     我有没有过度反应?

     我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子吗?

     我有没有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八、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过分攀比

    孩子的年龄和心智有其年龄段的特点,不要过分强调一致性,父母和老师不要总对孩子进行硬性地比较,而要鼓励自己的孩子成为他希望成为的人。

及时发现孩子异常求救信号

     青少年本身处于叛逆期,学业压力、亲子矛盾等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学校和家庭如果没有及时引导,或是采取了一些偏激的教育方式,则更容易适得其反。

     网络宣泄、情绪反常、悲观倾向、兴趣降低、近期频繁遇到重大危机,如果青少年身上出现这样的信号,可能是在求救。

    老师家长可以从这5个方面观察孩子的变化:

     生理变化

     发现孩子出现不想吃饭、暴饮暴食、吃完又吐,失眠早醒、内分泌紊乱等情况。

     情绪变化

     发现孩子由活泼开朗变得多愁善感。

     行为变化

     发现孩子行为与此前明显不同。

     学业变化

     发现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听不进去。

     人际关系变化

     发现孩子没有朋友,或同学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时,要重点关注。

     一般来讲,孩子出现情绪问题两周以上,老师、家长就要正视孩子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应

     1.向孩子的朋友、同学了解孩子最近的心理状态,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孩子出现情绪上的异常反应。

     2.主动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可以询问孩子是否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帮助。

     3.即使孩子表现出抗拒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可以跟专业心理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请求心理老师及学校的帮助。

     4.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父母要理性地接受:“孩子是真的病了!”心理问题像躯体疾病一样需要治疗,要积极地帮助孩子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对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最好陪同一起去见医生,共同了解孩子的病情进展、药物以及心理治疗的效果,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家校合作,齐心协力!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学校进行相关工作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陪伴孩子们健康、阳光、快乐地成长。

    愿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被理解、被关爱,健康成长!

策划:王秀梅

审核:鲁雪

编辑:毕愿平

阅读 25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