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出生动课堂,“秀”出劳动之美——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劳动优质课竞赛纪实

lucky
创建于06-06
阅读 160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遇见劳动,遇见美。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提升教师实施劳动课程的综合素养,增强劳动教育课程教师积极自主研究课堂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于6月4日-6月5日举行了劳动优质课竞赛活动。

       经过前期的精心策划,来自一至八年级的八位教师参加了比赛。参赛教师认真研读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文件,从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品质为出发点,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十个任务群,精选课题、结合学情、巧妙构思、用心筹备,给我们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生动的劳育课堂。

  选手风采

      七年级的吴晨老师,立足临川本土非遗篾编技艺,以猜谜的方式引出临川篾编文化。又通过视频初探奥秘、样品拆解寻求编织路径,在不断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经纬纵横间的编织技法。一根根普通竹片,经过他们的巧手打造,不一会儿一个个小巧精美的竹篮便诞生了。

       民以食为天,特色美食不仅能愉悦我们的味蕾,更凝聚着当地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来自四年级的黄茜老师则给我们带来了一道风靡大街小巷的民间美食——钵钵鸡。从认识食材开始,切-煮-串-泡,小小厨师们在方寸间大展身手,每一个环节都是对劳动的尊重和践行。孩子们在动手制作中,增长知识,提升生活技能,收获并分享着劳动的喜悦。

     “五月五,是端午。”来自一年级的郑艳冰老师,紧贴实际,结合时令,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民俗体验课——我来编蛋兜。通过孩子们自己的观察、老师的示范讲解,孩子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在孩子们灵活小手的不断穿引中,不一会儿,一个个小小的菱袋便呈现在我们眼前。

       三年级的孙嘉欣老师则结合校园现状,给我们带来了一堂既生动又妙趣横生的志愿服务课——做个校园提示牌。围绕着设计-制作这一活动,孙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这一劳动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自身劳动的体验,也让爱校园、爱文明的良好品质在孩子们心中生根滋长。

       二年级的喻卓尔老师结合学校二十四节气课程建设,将节气与劳育紧密结合。因比赛当日恰逢芒种,喻老师带领孩子们以“送花神”这一民俗活动为主题,开展了制作花环活动。天地有常、四时有序。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感受着节气之美,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风筝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福。来自五年级的邹苗苗老师,结合这一大人小孩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通过任务驱动-观察探究-指导制作-成品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体会中国传统工艺中凝结的匠人智慧。

       当苍山遇上洱海,当传承遇上创新,一堂美妙的扎染课程便应运而生了。来自八年级的艾博俊的老师,凭借着自己扎实的专业功底,带领学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穿梭徜徉。传统元素与现代的结合,规则与创意的相生相融,让孩子们在扎染的奇妙中,感受着“布”一样的精彩。

       一针一线,传承中华文化;小小纽扣,情系劳动热情。来自六年级的桂益薇老师,以一条求助信息导入,以帮助琳琳解决难题为切入,带领学生走进她的劳动课堂。在桂老师的精心讲解下,孩子们很快便明确了劳动工具、打结技法、缝制方法。只见孩子们一手捏布,固定纽扣,一手拿针,在银针的穿梭中,在彩线的翻飞中,一颗颗纽扣牢牢的被缝在了布上。

       劳动赋能,快乐成长。经过两天的精彩角逐,教师在比赛的磨砺中不断提升着自己对劳动课堂的理解和驾驭的能力,孩子们也在劳动课程中体验着劳动带来的快乐,感受着劳动给我们带来的精彩。

       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劳动教育的内涵,不断挖掘特色劳动资源、将比赛成果转化为学校劳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劳动观念、劳动情感融入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阅读 160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