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何老师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粽情一夏,趣享端午

创建于2024-06-05 阅读576

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一一端午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丰富生活经验,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开展了系列活动。

艾叶飘香 浓情端午

“清明插柳,端午挂艾。”人们认为艾草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在端午节这天把艾草挂在门上以保佑家人的吉祥平安。招纳百福,祈求安康!

端午采艾,悬门户上。孩子们通过摸、闻、看、听了解艾草的特征用途,一起将艾草挂在班级门口,祈愿着未来的生活无病无灾、开心快乐!

“粽”享欢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在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泪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此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票敬和怀念,每到这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蕞早的粽子一一“筒粽”的由来。

宝贝们看到了粽子后便开心地讨论了起来.…..

“奶奶给我包过有枣子的粽子,我还在外面吃到过里面有肉的粽子。”“我吃的粽子是三角形的,有尖尖的角。”“我吃过的粽子是白色的,里面还有甜甜的豆沙。”

巧编五彩绳

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至今不衰。民间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端午节又称“小儿节”,五月被古人称为毒月,端午节拴五彩绳有保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随水冲走的五色绳就会变成小龙。

五彩绳是端午节的吉祥象征,有祈福纳吉的寓意,丝丝彩绳环绕手腕,寄托着美好和祝福。你们瞧,孩子们与同伴间互相帮助,认真编织,体验动手的乐趣,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小小的彩绳承载同伴间满满的爱与祝福,祝愿孩子们健康成长。

迎端午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相传,赛龙舟起源于民众划船救屈原的传说,后来逐渐演变成一项体育竞技活动。赛龙舟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象征着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

宝贝们也坐上了小船,迫不及待地想试一试如何划桨,并体会与同伴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精神。

趣味射五毒

民间流传,五月初五是毒月毒日,也是蛇、壁虎、蝎子、蜈蚣、蟾蜍五毒出没的日子,古人深受其害,就把五毒的样子画下来贴在靶上,用弓箭石子击打,以求安宁。于是“射五毒”便成为端午习俗保留了下来。

瞧,宝贝们正屏气凝神、张弓搭箭,专注的眼神仿佛下定了决心要射中心中的目标之毒!

欢乐撞蛋

人们认为,将煮好的热鸡蛋在身上来回滚动能祈求身体健康长寿。端午节的滚蛋活动逐渐流传下来,随后演变为一种较为简单的民间撞蛋方式,寄寓着人们对生命和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撞蛋大比拼,越“撞”越开心!宝贝们最期待的“蛋王争霸赛”开始啦!瞧,有趣的“撞蛋”游戏正在进行中,两个鸡蛋在欢声笑语中碰撞着……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含着我们民族独特的美学精髓,体验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幼儿对祖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浓厚兴趣。幼儿在传统节日文化的探源与传承中不断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在提升审美情趣的同时,也增强了民族自信。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感知端午、走进端午、体会端午,不但增进了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让幼儿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与魅力,在寓教于乐中传承了传统文化,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端午节将至,祝所有小朋友、大朋友们:端午安康,万事顺遂!

安全记心间

01:13

安全无小事,事事需细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不放松,加强生命教育,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阅读 57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