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和耐力的较量 阅历和知识的拓展

开远市小学体育骆艳名师工作室学习简报(第23期)

活力无限 绽放青春

9月20日,2023年“人教云教研”第五期第6讲(总第164讲),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副主任、体育教研员李荔,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讲师范卉颖,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体育教师徐玥颖为大家带来专题讲座《小学定向运动单元教学设计与案例评析》,开远市小学体育骆艳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学习。

活动时间

                 2023年9月20日周三16:30

    定向运动是一项体能与定向认知能力高度结合的运动,它不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耐力跑,也要有快速读图选择正确跑动方向的能力,是一项非常有利于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定向运动不仅能调高学生的有氧耐力素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解决所遇到的实际困难的能力以及当机立断做出决定的反应能力。使学生能学有所用、学有所好,把一项征服大自然的生存运动,转变成为一节轻松、活泼的40分钟训练课,全面提升学生运动健康素养。

学习心得

   骆艳老师:本次报告,三位老师以小学定向运动其中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与案例评析,为我们呈现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新教学的探索中单元教学设计是落实的要点。这对老师们既是一种新的挑战,是基于课标规划,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生成的能力提升方向。

    2022版课程标准设立的课程目标已经从三维的目标转向了技升型、情景型、整合型为主要特征的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核心素养,创造性的实践教学行为,以体育学科中的某一项目核心观念精选和重组学科教学内容,促进新理念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的实施。我将不断学习,改变思维和方式,用新的理念变革性的尝试去瞄准学科育人,实施新课程目标,让单元育人的力量,既有单元之形,又有素养之魂。

     

    陈源老师:通过学习,深刻地认识到体育教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更加注重小学体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最大程度和老师相互配合进行教学工作。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的新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设计专项运动技能的大单元教学?1、大单元教学:指某个运动项目或运动组合进行18课时及以上相对系统和完整的教学。2、大单元教学设计注意两点:一是体现某一运动项目的完整性,要包含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或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六个方面的内容;二是每一课时体现内容的结构化。

    

    孟禄琼老师:通过观看小学定向运动单元教学设计与案例的评析教研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定向运动是青少年儿童在自然环境中、在奔跑中、借助地图和指北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徒步到访是若干个标志(检查点)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定向运动,可以提升青少年儿童的有氧运动能力和生存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定向运动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而开设的一项兴新体育运动,是智力和体力并重的运动,它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培养人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在新课标教学中,学会定向运动教学设计,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课中学到了知识,而且锻炼了体能!

     

      普雪清老师,今天跟随上海的专家李荔、范卉颖,徐玥颖学习了《小学定向运动单元教学设计与案例评析》,三位专家从“单元教学设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定向运动单元教学设计的概念及设计思路""定向运动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解读与案例分析”三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定向运动单元教学,让我在体育教学的工作中更进一步。定向运动单元设计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向,强化为学生创设获得整合性、真实性、实践性学习经验的机会。不仅要体现学生通过定向运动学习能够“学会什么”,还要呈现“何以学会”的过程。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往往是片面的,不系统的,一项体育的基本技能就是一两节课完成,体现不出循序渐进、何以学会的过程。通过今天的学习,结合新课标,我们要多开展定向运动,让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把传统枯燥的体育课,变得兴趣盎然,不断培养学生合作、团结、拼搏、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

     

       卢兴福老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从中收获了不少知识,专家各具特⾊的前沿讲座、教育教学理念、⼈格魅⼒和严谨治学精神都深深的打动了我!他们⽤深刻独到、通俗易懂、⽣动有趣的讲座以及见解,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作起着引领和导向作⽤,受益匪浅。

     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体育的快乐。从学生的特点撰写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定目标,如今的目标引领内容,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知道动作,体验动作,运用动作,从而使学生真正喜欢去做这个动作,周而复始成为自己的一项本领。

    

       李俊华老师:通过学习,更深层次的理解了定向运动是一项体能与定向认知能力高度结合的运动,它不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耐力跑,也要有快速读图选择正确跑动方向的能力,是一项非常有利于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定向运动不仅能调高学生的有氧耐力素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解决所遇到的实际困难的能力以及当机立断做出决定的反应能力。使学生能学有所用、学有所好,把一项征服大自然的生存运动,转变成为一节轻松、活泼的40分钟训练课,全面提升学生运动健康素养。小学体育老师要改变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符合小学生的阶段体育运动。

   

     杨伟老师:通过学习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副主任、体育教研员李荔,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讲师范卉颖,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体育教师徐玥颖带来专题讲座《小学定向运动单元教学设计与案例评析》,我对单元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围绕新课程标准,单元设计既要体现核心素养,又应强化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运动参与和运动兴趣得到提升,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最终达到体育课的育人功能。

     

张泽智老师:通过学习《小学定向运动单元教学设计案例评析》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定向运动单元教学设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国家教育政策强化体育学科价值,呼唤发展学生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单元作为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载体的价值在学理上确证。单元设计是通过强化以主题为引领,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为学生创造开展学科实践创造机会。单元是解决体育课堂教学真实问题的关键抓手。最后,通过对定向运动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的评析,让我清楚的明白了定向运动单元教学设计的概念与思路,让我更一步加强了单元教学的重要内涵。也让我以后怎样教学指明了道路!

    

   余波老师:通过学习《小学定向运动单元教学设计案例评析》的讲座后,我对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定向运动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从讲座中学到的一些重要观点:

    定向运动不仅是关于方向感的训练,更是关于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的锻炼。因此,教学设计应注重这些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技能的训练。

     在教学设计中,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可以采用游戏和实践活动来教授基本的定向运动知识和技能;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可以引入更复杂的挑战和问题,以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实地教学、小组活动、游戏等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定向运动的知识和技术。

    

     王绕帆老师:通过学习《小学定向运动单元教学设计案例评析》,让我印象深刻,其核心单元教学设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国家教育政策强化体育学科价值,呼唤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五育并举,不可偏废,体育作为其中一育,与其他各育相互关联,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意义深远。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体育学科课程标准对于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 厘定,融合育体与育心、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于体育学科育人价值做了澄清。单元主题是大单元的聚合器,所有的课时都围绕这个 “聚合器〞 展开,使得单元内所有课时成为系统有着明确方向的结构。

      通过学习,我更加坚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身体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还是体育品德的养成,都需要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学习,通过有效的学习过程才能落实。

      

     李彪老师:通过学习《小学定向运动单元教学设计与案例评析》使我受益匪浅。尤其在其中的 定向运动单元教学设计的概念与设计思路这一模块,我学到了我们的单元设计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对学生学习历程的规划与设计,强化为学生创设获得整合性、真实性、实践性学习经验的机会。通过看、对、定、命,来统摄单元内容,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最后骆艳老师总结到,小学体育老师要改变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符合小学生的阶段体育运动。另外,还要创设教学情景,营造教学气氛,还可以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教学目的,为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图:工作室成员

文:卢兴福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