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收获 一边耕耘——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名书记名校长培养项目培训第四天

夏秋玲名校长工作室
创建于06-05
阅读 327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6月5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学院承办的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名书记名校长培训活动与芒种时节撞了个满怀。芒种是忙碌的时节,“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耕耘与收获同在,这正是我们培训的状态啊!今天是本期培训的第四天,所进行的两个讲座都起到了明方向、指路径、支实招的引领作用,让学员们“芒”有所获,“种”有所得。

数字技术如何赋能

教育教学?

上午的培训专题是立足教育改革前沿《智能升级,何以为师——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与教师发展》。

        教育数字化转型给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不仅涉及信息技术应用,还涉及教育观念转变,催生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变革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数字化、智能化应用能力和水平,助推教师在数字时代、智能时代教育教学的适应性和创新性,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教育技术专业教指分委秘书长、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专家、广东省教育数字化咨询委员会专家胡小勇教授为我们作报告。

        胡教授的讲座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他剖析了通过科技赋能破解教育主要矛盾的路径,阐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推动中小学教育创新发展。介绍了在数字转型背景下如何把握历史大势机遇、新时期对教师素养提出的要求,以及如何通过提升智能教育素养打造金课。还聚焦教育教学前沿,指导我们做好领军人物,引领学校教师攀登数智“高地”,用更广阔的视野与更大的改革力度,在数智时代大潮中搏击风浪、勇毅前行。

学员认真听讲

学员刘向东校长分享学习心得

胡教授与学员互动

        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校长要想办法让教育的数智化转型升级。胡教授的讲座是一场改革应变的“及时雨”,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数字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改革路径,助力校长用好“数智”这把标尺,打造教育改革新高地。

行政班主任蔡灿新博士点评

学术班主任李阳琇博士点评

第一工作室学员合照

第二工作室学员合照

第三工作室学员合照

第四工作室学员合照

如何答好“以文化人”的

时代考卷?

        下午的培训专题是来自第四届全国优秀校长、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的“传经送宝”,主题是《校长办学理念与治校方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主任、华师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兼校长、小学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张锦庭为学员们带来了治校讲座。

        张校长以华师附小为例,从学校办学理念、课堂教学模式、班级管理和教师管理四个维度,与学员们分享了以文化人经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张校长践行“只有那些将工作当作事业,并将事业当作使命的教育人,才是优秀的教育人”的教育管理理念,所领衔的华师附小通过建设“一湖五园八馆”校园生态全方位陶冶学生情操。张校长强调,管理文化是学校变革的核心,教学模式是学校管理核心中的核心。他通过倡导“专业共生”“一体四维”构建校本研修的新样态,拓展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以文化建设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张校长叮咛,作为领航校长,需要博览群书丰厚底蕴,要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教育主张,敢于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输出品牌,要时刻思考如何让教育直抵心灵。

         “文化立校与文化育人”,华师附小教育人会说更会做且做出了示范样本,为学员们提供了新时代以文立校、以文化人的管理范例。张校长“实力圈粉”,赢得了学员们阵阵掌声,为提升办学水平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指引。

学员吴若宾校长分享学习心得

班主任陪伴听课

第一工作室学员合照

第二工作室学员合照

第三工作室学员合照

第四工作室学员合照

        研数智赋能新样态,修文化治校新格局。此次培训就像芒种时节那样,一边收获,一边耕耘。今天的精彩生动的研修,既让我们收获满满的“干货”,又在我们心田播种了办学新样态、新格局的“种子”。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将忙而不茫,雁行未来,把“带得走”的收获用来深耕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试验田”,开新局,启新篇,向未来!

阅读 327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