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拂面,
万木争荣,
气温一天比一天高。
牵着小满的衣襟,
芒种快步走来。
6月5日(四月二十九)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芒种,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忙种,可收可种。预示着播种希望,收获喜悦。“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通常以“芒种”节气为界,因为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会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二十四节气文化,体验“芒种”节气带来的乐趣,我们中一班开展“芒种”节气画青梅酒活动,既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也满足了孩子们探究自然的兴趣,我们一起通过镜头来看一下本次“芒种”活动的精彩瞬间吧!
芒种·三候
一候 螳螂生
螳螂是一种昆虫,它们通常在上一年深秋时产卵。到了芒种时节,这些卵因为感受到阴气初生(即夏季气温逐渐升高,但夜晚温度开始有所下降,阴阳气息转换)而开始孵化,小螳螂破壳而出。这一现象被古人视为芒种节气到来的标志之一,同时也预示着农作物即将进入生长的关键时期。
二候 鵙始鸣
鵙,即伯劳鸟,是一种小型猛禽,以捕捉昆虫为生。在芒种时节,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这种叫声清脆悦耳,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伯劳鸟的鸣叫,不仅反映了鸟类繁殖活动的旺盛,也象征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活力四溢。
三候 反舌无声
反舌鸟,是一种善于鸣叫的鸟类。但在芒种时节,由于阴气微生(即夏季气候逐渐炎热,但夜晚温度开始下降),反舌鸟逐渐停止鸣叫,变得无声无息。这一现象与伯劳鸟的鸣叫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鸟类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度和适应性。同时,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以及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芒种·习俗
送花神
古时民间,人们在芒种日会饯送花神归位,即为恭迎夏君,也为感恩,期盼来年与百花再次相会。小朋友们可以取一条条彩色丝带,把这些丝带系在小区内的花枝上,愿来年有俏丽可爱的花儿常相伴。
寻虫
芒种第一候就是螳螂生。小朋友们在户外游戏的时候,可以尝试找一找开始破壳而出的小螳螂,或者与爸爸妈妈一起搜索螳螂的资料,观察它的特征。螳螂可以捕捉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哦!
斗草
芒种前后植物茂盛,小朋友们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有韧劲的草,然后交叉成十字用力拉扯,草不断的一方就是胜利者。这也是爸爸妈妈小时候常玩的民俗小游戏哟,在体验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快寻找自己的斗草伙伴吧!
芒种—煮梅
每当五月至六月间,南方地区便迎来了梅子的丰收季节。历史上,三国时期的“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更是让青梅这一果实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青梅果实中富含天然有机酸和矿物质,具有清洁血液、调理肠道、降低血脂等保健作用。在南方,人们常用青梅煮水或酿酒,以享受其独特的口感和健康的益处。
芒种知多少
老师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和小朋友们一起了解了芒种的由来。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
“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食青梅就是芒种节气的一个传统习俗。在南方,梅子恰逢五、六月成熟。
可此时的新鲜青梅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在阳光开始变得刺眼的时节,饮一杯带着酸味的梅汤,也能调理因闷热天气而变得不好的胃口。
芒种与青梅酒
芒种时节,青梅树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籽粒饱满的青梅树们凸现着季节的骄傲。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也可以用青梅、冰糖和白酒制作青梅酒,盖好盖子,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 等先放的糖完全溶解了,再把剩下的一半糖放进去5.。三个月以后就可以喝了,泡一年以上味道更好。
今天孩子们用刮画纸和超轻粘土制作了一瓶瓶“青梅酒”。
芒种:推荐绘本《芒种·百家宴》
芒种,和孩子一起和花儿告别、与水稻相遇。芒种,原意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时期气温升高、雨水充沛,是一个典型的反映农事的节气。本期将和大家分享的是一本介绍“二十四节气”中“芒种”节气的绘本——《二十四节气旅行绘本:芒种·百家宴》。绘本中,爸爸带贝儿去了贵州侗乡,参加侗家百家宴,又来到有600多年历史的岩鱼布依古寨。在这儿,贝儿体验了有趣的泥巴仗和刷把舞,知道了百家宴的古老传说。
在节气中,
孩子们感受到了芒种的季节特征,
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内涵,
更懂得了只有辛勤播种,
才会有收获。
芒种时节是仲夏的开始,
让我们以“收获”的心态,
迎接下一个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