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泥趣味多”——杨屯镇中心幼儿园美工区观察记录

乐乐
创建于2024-06-05
阅读 41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观察时间:6月3日到6月18日

观察地点:美工区

观察对象:美工区小朋友

观察教师:付乐乐

美工区是区域游戏中孩子们参与度比较高的游戏。孩子们可以在美工区内根据现有的材料进行美术创造,不知从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开始喜欢上可以千变万化的太空泥。结合孩子们的兴趣,本次美工区投放的重点材料是超轻黏土,没错,太空泥打开了孩子们的想象空间,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石一样。他们快乐地把玩着手中的太空泥,让我们一起看看五彩缤纷的太空泥世界吧!


第一次观察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进入到美工区开始游戏了。“我要红色的”、“我要紫色的”、“我要粉色的”......孩子们选择喜欢的彩泥自由探索。悠悠拿了一块黄色的彩泥,在手里捏呀捏……

这个太空泥好软呀!

彩泥很黏,我要做饺子。

节烨小朋友拿了一块白色太空泥团成球压扁,又用黄色的太空泥团了三个圆球放在上面,然后自言自语道: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




欣语小朋友看到节烨小朋友正在捏饺子指着“饺子”🥟说:“你别做饺子,你做这个。”

我看看(他拿着提示卡边看边说)

节烨小朋友自言自语道:我不会做这个,我要做个棒棒糖。

他把一块黄色的太空泥揉成一团,搓成长条,把长条卷了起来,插上了工具。


老师,给我拍个照片吧

好,很漂亮呀!

旁边的悠悠小朋友说:“我也要做棒棒糖”

彦博小朋友说:“我要做蓝莓味的棒棒糖”。

我的是两层的棒棒糖,你看看很好看吧!

我做的巧克力和蓝莓味的夹心棒棒糖,里面有跳跳糖。

欣语说:“我不要做棒棒糖我要做个小娃娃,先团圆,做小娃娃的头,再拿两块搓成长条,做小娃娃的脚,还有小娃娃的胳膊,就完成了。你看看,我的小娃娃好看吗?”

彦博说:很好看。

分析:

1.健康领域:

欣语小朋友精细动作发展地较好。她可以自己打开粘土的密封袋,双手之间、手指和手掌之间配合良好,任务完成的比较精细,可以灵活的调整手指完成自己喜欢的手工活动。

2.艺术领域:

幼儿对泥塑的基本技能掌握的较好,悠悠小朋友团圆做自己喜欢的棒棒糖,节烨小朋友搓长条与工具组合制作作品,彦博和欣语小朋友有三种基本技能的体现,如团圆、搓长条以及作品部位的组合。

在活动中能够感受到幼儿对太空泥的喜爱并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对太空泥质地有一定了解,幼儿有前期捏制作品的经验,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的专注度较高。

第二次观察

01:15

欣语小朋友来到美工区,自言自语道:我要做个冰淇淋,说完就开始行动起来了。

她拿了一块棕色的太空泥,先搓成长条再团圆,用手指在中间挖了一个“洞”,然后分别用粉色的太空泥和棕色太空泥团成圆球放在“洞”里,做完后说道:做好了

欣语小朋友拿着作品看了一下,用紫色和粉色的太空泥团了两个圆球放在上面。

她拿来工具“刀”,在棕色的太空泥上面交叉切了几下。

下午的时候,欣语小朋友来到美工区,再次选择了太空泥,然后又拿了一个雪糕棒,把棕色的太空泥放在雪糕棒的一端,用手压了压,把最上面的太空泥修整了一下,用粉色的太空泥团了三个圆,放在上面。又取出一块白色的太空泥搓成长条放在粉色圆球的下面。

这时候,艺馨小朋友也来到美工区,拿了一袋太空泥坐在了她的旁边。

你看看我做的雪糕,上面有白色的巧克力,还有圆圆的糖果🍬。

我也拿个雪糕棒,做一个雪糕。

艺馨小朋友先拿来棕色的太空泥平铺在雪糕棒上面,然后用手轻轻地捏了捏,把棕色的太空泥捏成长方形,拿来紫色的太空泥团了几个圆球,放在上面,拿来绿色的太空泥搓成长条,然后卷成一团放在上面,又用白色的太空泥搓成稍微短一点的长条放在绿色的太空泥下面。

分析:

1.健康领域:

艺馨和欣语小朋友在做雪糕时对于泥塑的揉、捏、团能熟练的运用手的各个部位,如大拇指和食指捏,手掌搓两个手掌团等,长长条的完成度也能体现出手部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2.语言领域:

活动中,艺馨和欣语之间有简单的交流,说明幼儿达到指南语言能力目标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艺术领域:

幼儿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创作作品,例如,艺馨小朋友用月牙刀刻出线条,她们能借助雪糕棒制作雪糕,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装饰”雪糕,对于色彩和造型上能坚持自己的想法。

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欣语小朋友对于工具的使用,纹路的处理有了新的提升。艺馨小朋友在雪糕造型上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是她们在制作的细节上有待提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经验的梳理。

第三次观察

悠悠和艺馨小朋友来到美工区,艺馨说:太热了,我要做个西瓜🍉

悠悠:我要做扇子


悠悠小朋友搓搓,搓了一个圆,一压变扁了,往下面插上了一个小木棍,变成了一把小扇子。


悠悠问艺馨小朋友:我的扇子好看吗?

艺馨小朋友没有说话。

悠悠又问:你看看我的扇子好看吗?

艺馨说:好看!我刚才做了一个雪糕,我要再做一个西瓜🍉。

悠悠小朋友拿着扇子扇了扇,好凉快呀,悠悠小朋友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艺馨小朋友把雪糕放到展示台上后,又拿来一张黄色的卡纸,一支彩笔,在黄色的卡纸上画了一个圆形。画完之后并把笔帽盖好。

00:48

她选择了绿色的太空泥,取出来后,搓呀搓搓成长条,放到圆形里面,又搓了第二个长条,让第二个绿色的太空泥长条和第一个长条紧挨着,又用同样的方法,搓了第三个、第四个……

01:31

艺馨小朋友铺完绿色的太空泥后,用手指轻轻地往两侧推,直到圆形里面的缝隙都被绿色的太空泥覆盖为止。

她把绿色的太空泥装进密封袋后,把上面的封条拉紧。

艺馨小朋友把太空泥放在一边,取了一块红色的太空泥在手心里团成圆球,然后捏了捏,把它放在“西瓜”旁边,又取了一块黑色的太空泥,用手指团了几个小小的圆球,放到红色的太空泥上面。

这时候,诺诺小朋友来到美工区,坐了下来,问艺馨:你做的什么呀?



我做的西瓜,我做完这个,还要做一个西瓜呢,你做一个吗?

不,我想做个冰激凌。

诺诺小朋友拿来一块粉色太空泥和“甜筒”,把太空泥搓成长条,在上面取一块太空泥团成圆球,放到“甜筒”的里面,用同样的方法又放了几个圆球放了进去。

01:43

诺诺小朋友把剩下的粉色太空泥搓成长条缠绕着放在圆球上面,拿来吸管,根据自己的需要裁剪吸管的长度,把吸管插在“甜筒”里面。

区域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主动地收拾桌面,并把多余的材料送回家。

区域活动结束后诺诺和艺馨小朋友分享了自己的制作过程。

分析:

1.社会领域: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诺诺和艺馨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选择和决定,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及制作过程,表现出对过程的满足和责任感。诺诺用完吸管后,总会放回原处,艺馨小朋友用完太空泥后主动把密封条拉紧,说明她们的规则意识很强,区域活动结束后,她们能把桌面收拾干净等,这些充分体现出幼儿使用物品的良好行为习惯。

2.语言领域:

艺馨和诺诺小朋友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愿意在集体面前清楚地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

3.艺术领域:

诺诺小朋友能够运用吸管和半成品结合制作作品,艺馨小朋友能用卡纸和太空泥展现自己的创意。她们的整个作品在在造型、空间和色彩搭配上有了更多的美感,想象力和创造的能力有一定的体现,作品的完整度较好。

本次游戏活动中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活动,对西瓜及冰激凌对制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装饰过程中展现出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对细节的关注。诺诺小朋友发现问题后,通过观察对比吸管长度,根据自己的需要裁剪调整,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支持策略:

1.环境创设及材料提供方面:

提供不同大小的底板,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组合制作立体场景的作品,引发幼儿制作立体场景小故事。

提供玉米锤,石头、花生壳等自然材料,引导幼儿将太空泥和自然材料相结合。

提供关于立体泥塑作品的图片,制作步骤图,以及与夏季相关的场景图等,供幼儿欣赏观察、学习等。

2.教师指导方面:

交流分享,区域活动结束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制作步骤,对于如何团圆、如何在组合各部位的时候不破坏作品的整体形状进行经验的分享,引发幼儿对制作细节的关注。

拓展经验:

(1)邀请太空泥工具技能、基础技能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现场展示,教师进行总结提出表扬或给出建议。

(2)带领幼儿参观中大班太空泥的作品拓展幼儿泥塑思路。

(3)技能教授:集中开展太空泥手工活动,教授幼儿基本的技能,以及太空泥之间的组合。

3.家园共育:

请家长和幼儿在家进行一些发展手部精细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的小游戏或家务劳动,如面团的制作、折叠衣物等。请家长和幼儿在家进行橡皮泥的手工制作游戏,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指导过程中。



教师思考

我在本次游戏中主要是观察者的角色,在分享活动用开放性问题启发幼儿思考:“你还想怎么做呢?,还可以用什么材料?”等问题,引导幼儿主动思考、提升经验。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幼儿游戏,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引导感知物体间大小比例关系;学习如何用彩泥创作出更多立体作品。如有需要,活动结束后,会继续鼓励幼儿充分的表达交流,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建构经验,提高兴趣,为以后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块小小的彩泥在孩子们的手里可以创造出无限的乐趣,孩子们的精彩仍在继续……

编辑:付乐乐

审核:李曰梅  任春雪

阅读 41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