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今天推荐一本由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玛拉·克莱米克和资深领导力顾问史蒂芬·克莱米克合著的《变好的方法》。在书中,两位作者以其深厚的心理学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揭示了一条通往自我提升与成长的清晰路径。
一、核心思想解析
通过科学的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帮助读者实现自我觉察、情绪管理、思维重塑和行动实践,从而达成个人层面的积极改变。作者认为,变好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逐步迈向更高的境界。
二、四大普适法则
四项普适法则指的是:谦逊、爱、骄傲和恐惧。
基于勇敢的谦逊—专注于个人成长
成长驱动的爱—专注于使他人成长
自我驱动的骄傲—专注于自我抬高
自限性的恐惧—专注于自我保护
研究这四大法则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并将它们形成一个模型——心灵风格测试工具(Heartstyles Indicator)。这四大法则既是普适的,又是永恒的。
基于勇敢的谦逊——专注于个人成长
1、真诚可信
这个行为是由“做真实的自己”的内心态度驱动。当我们表现出真诚可信的行为时,我们勇敢、诚实、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忠于我们的价值观。
2、乐于改变
这个行为源于个人学习和发展的心态。它热衷并致力于成长,拥有智慧,日臻成熟,敢于暴露自身缺点,善于学习。
3、值得信赖
这个行为由可靠,勤奋、认真的心态驱动。我们重视纪律、前后一致、信守承诺、兑现承诺,同时不拒绝乐趣和灵活性。
4、追求成就
这个是指出色地完成某事——表现出个人最好的一面,而不是追求完美。当我们表现出追求成就的行为时,我们受现实目标、取得成果,有所作为并朝着超越个人利益的目标努力的心态驱动。
成长驱动的爱——专注于使他人成长
1、人际交往
这种行为源于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心态,我们试着去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不管他们与我们有多么的不同,我们通过表现出对他们的兴趣,依靠良好的社交能力,成为积极的倾听者去了解他们。
2、鼓励他人
这个行为可以帮助别人产生勇气,塑造个性和实现自我价值。当我们的内心不再仅仅关注自己时,我们就会从支持、认可和激励他人塑造他们的内在品质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最重要一点鼓励必须是真诚的。
3、助人成长
这个行为是由一种关注他人最大利益的心态驱动的,花时间为别人服务,帮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通过建设性的反馈有效地指导他人成长,并以开放和诚实的态度塑造他人的性格和技能,而不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人格受损。
4、同情他人
这个行为源于一种致力于去理解他人的行为及心态。当我们真正富有同情心的时候,我们会越过他人表面的行为,深入他们的内心,去理解更深层次的原因,而不是随意评判别人。
自我驱动的骄傲——专注于自我抬高
1、冷嘲热讽
这个行为是由一种内心的态度所驱动,这种心态是:我需要成为全场最聪明、最幽默的人,从而建立起一种自我价值感。讽刺行为背后的良好意图通常是:我们试图与他人建立友情,但我们缺乏足够的诚意、缺乏那种表达诚意的内在力量。
冷嘲热讽是假冒的真诚可信,常常把自己伪装成直言不讳的坦率和自信。
2、争强好胜
这种行为基于一种良好的意图——想要成为最好的自己,想要赢或做得比别人更好,但当骄傲占据了主导地位时,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胜利的诉求,就会招致自私自利的野心和不断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保证自己更加优秀的坏习惯。
过度竞争会让我们盲目攀比,束手束脚,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
3、把持控制
这个行为是一种应变策略,它凌驾于我们促成好结果的更深层的积极意图之上。在骄傲的驱使下,我们过于看重结果,总是想证明我们具有何种能力。
把持控制行为是假冒的值得依赖的行为。你想把事情做好,但又不相信别人能做得和你一样好,所以你想一手操控一切,大事小事一把抓。
4、过度努力
这个行为来自一种渴望自己正确、渴望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的深层需求。骄傲压倒了追求卓越的良好意愿,相反,它让我们专注于避免一切错误,以为这样就不会遭到拒绝。
由此发生的完美主义有可能让我们成为工作狂,对自己、对他人于苛刻。一旦生活中出现不顺的事情,我们就会真正失去自信。
自限性的恐惧——专注于自我保护
1、躲闪回避
这个行为出于不冒犯或不伤害他人的良好意图,但是,害怕遭到拒绝会使我们无法处理冲突或承担风险。作为一种应变策略,躲闪回避行为会让我们无法对自己负责,也无法真诚地对待别人。
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我们决定听之任之,放任不管,敷衍了事,最后我们制造了虚假的和谐,却从未触及问题的核心。
2、依赖他人
这个行为是由于害怕遭到排斥或拒绝的心态驱动的,这种恐惧压倒了想要服务他人、做该做的事的良好意愿。与其冒险提出自己的想法,不如让别人带头说出来,这样似乎更容易,也更安全。
我们没有勇气或信心去相信我们的意见、观点或我们自己,便让别人做决定,跟随他们的指示,而不是大声说出我们自己的想法。
3、容易动怒
这个行为源于想要得到他人鼓励、赞扬和支持的良好意愿。但当我们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积极回应时,恐惧会让我们把反馈当成消极的批评,把纠正看作拒绝,认为它们都是人身攻击。我们会变得敏感,导致别人不再给我们任何反馈。
4、寻求认同
这个行为产生于想要受到他人喜欢、被他人接受以及与他人相处的良好意愿。但恐惧压倒了爱,并形成了一种过度友好、过度热情、过度和蔼的应变策略。渴望自己得到认可,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愿望。
三、总结
《变好的方法》不仅是一本关于自我提升的心理学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人生智慧和成长哲学的著作。它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了解自己、管理情绪、调整思维并付诸行动,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进步。
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总结这本书的价值:“变好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过程。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努力和时间,就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