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群龙飞渡,百舸争流,万粽飘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再次向我们走来,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为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徐园子乡安务小学于6月3日到7日举办“情系端午 万粽一心”为主题的端午主题实践活动。
国旗下讲话
端午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为引导学生过好端午这一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6月3日,我校举行了“情系端午 万粽一心”主题升旗仪式,张文涵同学在国旗下演讲,向同学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引导全体同学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主题班会
为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我校于6月4日组织开展了“情系端午 万粽一心”的主题班会。
班会课上,各班主任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讲述故事等形式,带领同学们一起追溯端午文化,详细介绍端午的来历,讲述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帮助同学们理解了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还明白了端午节不只是粽子节、龙舟节,更是民族节、爱国节,感受到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
画额
画额,在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意为保佑孩子吉祥如意,也希望孩子像老虎一样勇敢。(由于雄黄含有毒性,活动由红的颜料代替雄黄,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们了解这一习俗。)
射五毒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出没之时,蝎、蛇、蜈蚣、壁虎、蟾蜍称为五毒,人们为了预防五毒之害,便印画这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或射箭,使其不能横行,是一种辟邪遗俗。
活动开始前,张晓杨同学首先阐述端午节射五毒的习俗,再详细讲解射五毒游戏的规则,所有人仔细聆听。比赛开始后,大家用飞镖往贴有五毒图片的地方投掷,扔中五毒图案即算成功,每人有5次机会,全射中即为闯关成功,获得专属奖品。
投壶
投壶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寓意着团结友谊。端午期间投壶还有祛病和驱除“五毒”的寓意,学生们通过这一活动祈求健康和平安。
猜字谜
活动展板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字谜纸条,字谜主要围绕成语、字、物等方面的知识,既有通俗易懂的趣味猜题,也有复杂难懂的抽象谜题,大家在一个个谜语前驻足、凝思、交流,互相竞猜,兴趣盎然。猜中者兴高采烈,忙着兑换奖品;猜错者不气馁,再接再厉。笑声、欢呼声汇成一片,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喜悦的笑容,整个场面温馨热闹、其乐融融。
射箭
“身体要侧站,虎口搭在下巴上。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箭不对人,弓不空放’。”高世翔老师向小朋友们细致讲解了射箭时的身体站姿,挽弓搭箭的姿势以及射箭的时机和射箭的手指动作。
听完高老师的指导,同学们们便开始自己尝试。随着时间推移,小朋友们也逐渐掌握了射箭的技巧和要领,活动现场,有的同学甚至射中了靶心,赢得了众人的喝彩!
我校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旨在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沉淀和传承,增强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从传统节庆日教育做起,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五月初五,佳节端午
愿你夏日清平,喜乐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