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 !
孩子的健康是我园一直以来重点关注的内容。随着季节的更替和气温变化,结合既往手足口病流行规律(4~7月为手足口病流行大高峰期,10~12月为流行小高峰)厦边幼儿园温馨提示大家,学龄前孩子正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为了守护孩子的健康,我们要共同关注手足口病,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让我们一起了解手足口相关预防常识,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也被称为“手口足综合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有什么症状?
(1)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
(2)多数患儿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疤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或表现为大疤样改变。
手足口病如何传播?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手足口病传染源,隐性感染比例较大。患者发病前具有传染性,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1)人群密切接触,幼儿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口杯、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等引起感染;人群密切接触是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此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易被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也可发生感染。
同一个孩子会多次得手足口病吗?
同一个孩子有可能会多次感染手足口病,这是因为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目前发现有20多种肠道病毒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这些肠道病毒之间的交叉保护可能是没有的。
身上疱疹没了可以去幼儿园吗?
手足口病在症状消失后仍可具有传染性!建议患手足口病的宝宝在症状消失1周,过了隔离期后再去上学或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这也是很多幼儿园暴发手足口病,经常一个班甚至整个幼儿园会因此停课。
预防措施
1.勤洗手
洗手是最好的预防细菌和病毒的方法。特别是幼儿户外活动回来后,应及时用流动水清洁手部卫生。家长们也要多注意个人手部卫生,虽然成人免疫系统完善,不易感染手足口病毒,但是家长是可以成为手足口相关病毒的。所以不管是面对手足口病还是其他病毒,都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2.勤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不二法则,而手足口病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是它的传播途径不仅局限粪口传播,它还会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喷嚏等进行传播。
3.勤洗晒、消毒
肠道病毒最怕的是紫外线和高温煮沸消毒,家长们可以对家长物品结合以上两种方式进行消毒,还可以用84消毒液进行环境表面的消毒,如家具、座椅等,注意消毒液的稀释。
4.接种疫苗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分为2针接种,在幼儿满6月龄至5周岁之间接种,第一针和第二针需要间隔至少1个月。手足口疫苗主要用于预防EV71型病毒感染,接种了手足口疫苗不代表不会感染手足口病。请家长们知悉,在手足口病病原体中EV71型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最严重的病毒,接种疫苗能起到很大的防护作用,确保感染后不会出现重症病例。
家长注意事项
1.如果幼儿有手足口或其他传染性疾病,要及时的通知幼儿园和经常一起玩的幼儿家长,这样幼儿园和家长才能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2.幼儿患病后要及时的隔离,家里的玩具、用品等也要及时的消毒,并在阳光下暴晒。
3.家长切莫病急乱投医,私自用药物来抗病毒,想当然的用免疫调节剂来预防重症病例的发生,但这些药物会减少儿童患病的机会也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反而可能增加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共同携手,用心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编辑:程丽丽
初审: 尹冰洁
终审: 曾春嫦
招生电话:85330281
13556766228(微信同号)
园所地址:东莞市长安镇厦边社区厦沙街2号(长安成才第二小学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