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端午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早塬亲子读书会第7期读书活动纪实

风轻云淡
创建于2024-06-04
阅读 3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节日。端午节前夕,早塬亲子读书会开展  “共话端午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读书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

       

        2024年6月1日,在这个属于孩子们的节日里,早塬亲子读书会第七期读书会活动顺利举行。       

       一群可爱的人儿一起兴致勃勃地包粽子、做香包、话端午,其乐融融。五彩的丝线缝制着美好祝愿,精彩的分享传承着端午文化,全家总动员感受着陪伴的幸福。端午节前夕,让孩子们以这种特别的形式读生活的丰富多彩,读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读劳动创造的无限快乐。

别开生面话端午

       时逢端阳五月天,炎黄后辈思屈原。人们一想到屈原必然会想起端午,一到端午必然会想到屈原。屈原和端午也因此构成了中华民族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他是传承民俗的节日,也是一个纪念文人的节日。王一涵给大家分享《屈原投江》的故事。

        雄黄酒,一点点;甜粽子,一袋袋;绿艾草,一束束;好龙舟,一艘艘;美香囊,一个个;真祝福,一条条。愿你端午时节乐淘淘,幸福无边乐逍。夏怡轩,马瑞麒为我们表演快板《端午童谣》。

        粽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它包含了人们对祖先的祭祀、对疾病的驱除、对家庭的祈福以及对诗人的纪念等多重意义。

       王子辰小朋友为大家朗诵《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世间有热闹,有落寞,有聚合,有孤独。端午节亦是如此。张朔张岚姐妹俩儿朗诵最孤独的端午词《南乡子·端午》。

        粽香四溢,艾叶流芳。这一天,我们总会想起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高洁的灵魂,一个视国家为生命,视人民为家人的三闾大夫—屈原。屈原的爱国精神,是激励子孙后代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重要精神动力。

       马子超深情朗诵《端午咏屈原》。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

        端午是屈原对国至爱的不朽;端午是百舸争流的激情豪迈;端午是香甜中化不掉的思念;端午是向往健康祥和的祝福。

     李思言、王可欣小朋友朗诵《端午》。

       端午是竹叶的色彩;端午是艾草的青涩;端午是屈原的祭日。我们在此缅怀屈原,就是弘扬他的爱国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李菁钰,李泽钰带给大家深情朗诵《端午咏屈原》。

      端午节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让我们一起祈愿平安和健康,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雯媛、淑媛、熙媛三姐妹深情朗诵《端午的童年》。

       在这粽叶飘香的时节,让我们一起走进充满童趣的世界。听,那欢快的童谣响起,就像一串串跳跃的音符,带领我们感受端午的独特魅力。乔一航小朋友朗诵《端午童谣》。

       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投汨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张哲轩小朋友诵读《端午咏屈原》。

       张岚小朋友给大家分享绘本故事《哥哥赛龙舟》。这本绘本有清新的画风,浓浓的节庆味儿。既讲端午的传统,也有孩子们的友情、亲情、勇气。最最重要的是告诉孩子们该如何看待竞争,只要我们爱生活、会生活就是人生赢家,有比赛的勇气就是赢家!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我们听张硕同学给我们一一道来!

       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其中,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人们会组织龙舟队伍,在江河湖海上竞相划行,场面热闹非凡。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龙图腾的崇拜,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协作、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此外,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吃粽子、咸鸭蛋等传统习俗。挂艾叶、菖蒲是为了驱邪避害,祈求平安;而吃粽子、咸鸭蛋则是为了纪念屈原,同时也是为了祈求健康和丰收。

     

        大家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张睿辰张睿馨带来的情景剧《哥哥,妈妈叫我们吃粽子》给我们解密。

      张昊同学朗诵《端午咏屈原》

       裹一片青叶,包进无限思念。

       当一只小舟救起爱国的屈原,情满粽香已经飘了千载。

       汨罗江上,我跨过了千年。

       千年的故事演绎着华夏的春秋。远去的离骚感动着大地的泪泉。香薰的糯米飘香在云间。

       爱国的精神洋溢着苦楚的酸甜。

       端午的节日纪念着屈原,爱国的精神传唱在民间。

      

       董若涵,董若云同学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来源》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传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防止鱼虾咬食他的身体,纷纷将粽子投入江中,这便是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的由来。此外,也有关于龙图腾祭祀、纪念伍子胥、曹娥等其他说法,这些都为端午节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兴致盎然包粽子

       关于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大家都耳熟能详。粽子的美味也是备受人们青睐,但动手包粽子对于小朋友来说,可是一件新鲜的事。

       大人示范,孩子学习,我们一起把这种传统的美食传承下去。


      青翠的粽叶包裹了美好的心愿。岁岁年年传承着古老的思念。

     品尝自己动手包的粽子,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热火朝天做香包

       香包,古称香囊,亦称佩帏、容臭。其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据史书记载,庆阳香包最早是中医药始祖岐伯为了帮人们防疫防病,辟瘟控疫,开创“熏蒸法”的民间医疗保健用品。这也是庆阳香包能够传承至今,独一无二之处。

      作为庆阳人,怎能不会做香包呢?看看我们做香包的阵容,有奶奶,有妈妈,有孩子,这就是传承的节奏啊!

       

     瞧这小表情,怎一个专注了得!

     这样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样的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这样的体验是最好的阅读!

    佩戴上自己亲手做的香包,成就感爆棚哦!

      这样的画面让人无比动容!温馨、幸福、美好!这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公益赞助献爱心

       爱心人士的公益赞助如夏日的清风,给予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李思言父母为读书会捐赠一套音响设备。这份爱心对于一穷二白的读书会来说,堪比雪中送炭。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内心的感谢与感动,那就带着这份温暖,砥砺前行吧!

意犹未尽谈收获

     历时7个小时的读书活动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结束了!每个人都收获颇丰,让我们一起阅读读友的活动感言,重温这场美好与感动吧!

  🌸夏怡轩妈妈活动感言🌸  

      不评香包美不美观,不问粽子像不像。只看我们做的神态,那一刻,作为70后的我,放下心中所所有的杂念,投入其中,感受一针一线里的用心,体验一米一叶里的快乐。因为我们做时的用心,瞧,当每个人,一手将香包远远的提起,那欣赏的眼神,满眼都是自豪。因为我们包进了快乐,看,孩子们一个个端着亮闪闪的碗,领粽子时的目光,满眼都是期待,满口都是香甜。

       朱自清说,太阳它有脚呀,轻轻悄悄的挪移了。是啊,它在我们的谈笑间挪移,它在我们的指尖挪移,他在我们的眼前挪移。所以长达5个小时,我们忘了时间,忘了饥饿,忘了尘世的一切喧嚣。平时一出门就要回家的宝贝,今天一直笑容满面。平时羞怯的一个小男孩儿,因为前两次参加时收获的快乐,竟对妈妈说,我一定要参加早塬亲子读书会。还不忘加一句,这次我一个人表演,因为你卡网。[偷笑][偷笑]小小的他说到了,也做到了。和他最好的朋友站在台上,拿着快板,表演时的样子。没了胆怯,没了羞涩,有的就是一次次历练后的成长。

       最后,衷心的感谢你们,[玫瑰][玫瑰]因为热心的你们,快乐了我们。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体验!孩子快乐,家长开心![拥抱][拥抱]



 🌸芳丽老师活动拾趣🌸

     经过我们精心策划,萍红早已买好活动材料,天育前一晚已经泡好糯米,文欢和我妮嫂子也已剪裁好做香包的布头。六月一日早晨九点,我们如约来到聪明芽托管中心,拉横幅,摆桌子,铺地毯,挂艾草,大家一起做好活动准备。

      这次活动令人激动的是思言爸爸妈妈李总及其爱人给我们早塬亲子读书会捐赠了一台音响设备,让我们以后的活动在音响上不再捉襟见肘,东借西凑。希望以后能遇见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我们,成为我们。十五组家庭亲子参与,活动停不下来,根本停不下来!

       一起来看看吧——

       煮粽子需要时间,所以我们策划先包粽子,粽子入锅后我们开始表演节目,做香包,粽子熟了吃粽子,完美!

有样学样,天育带领我们学包粽子,奇怪,我跟着别人学了好多回,仍然没有很成功,天育教了一次,我就可以一片粽叶包个卖相很好的粽子了,得窍了哈!小朋友们都特别积极,或大或小,或三角,或平方,或饱满,或干瘪,总之是都包好了。

        粽子包好,张伟专做火头军。我们安心缠粽子,儿子昨天缠了一个小的红色系粽子,今天想挑战超级大绿粽子,于是让我给他叠了个超级大粽子,叠好之后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哇!好大个!结果他开始缠不好缠,几番实践终是放弃了,只有老母亲来接班了,大粽子总是工程量大,别人缠好了两三个小粽子了,我的才见半儿,不过本来就是这样嘛,你的目标宏大,可能需要走的路就更长,付出的时间和心力就更多。一会儿张伟也来帮我,专门给我续线,两股两股缠到底是快了。大家粽子缠的差不多了,吃了些东西继续香包走起。小孩子、大人跃跃欲试,挑选自己喜欢的布头,选择自己心仪的样式,屏气凝神,一针一线,细细缝制,缝布片、塞棉花、填香草、定形状、打穗子、串珠子、做装饰,大家做得不亦乐乎,做完一个又一个,停不下来,根本停不下来,小娃睡着了,抱着继续做;老公打电话了,直接挂断继续做,诶呀!女人做起针线来,真的是废寝忘食,不顾老小,直呼上瘾!

        粽子出锅了,白白胖胖,香气四溢,自己做的就是好吃,孩子们蘸着白糖,叽叽喳喳,有的甚至直接三五个下肚,忘了妈妈。

       孩子们纷纷上台,分享端午的来源、有关端午的习俗和纪念屈原的诗词,从小孩子稚嫩的声音中,我们可以看到早塬亲子读书会的星火光芒,从大孩子铿锵有力的朗诵中,我们感受到孩子心中的爱国模样。

       下午四点钟,活动在意犹未尽中结束,每个家庭收获满满,胸前挂满了自己亲手缠的粽子、亲手做的香包,手里还拿着半成品等待回家继续加工。

      活动结束了,大家感慨万千,活动开始前让他们多拍美照做活动美篇,结果他们感叹都做忙了,忘记拍照。看来,活动的确很成功,我们真正沉浸式体验端午习俗,共话端午文化。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早塬亲子读书会在持续努力!

🌸土豆老师活动心得🌸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佳人相见一千年。”这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最能诠释端午民风民俗了。早塬亲子读书会第7期读书活动,在几周前就筹备起来了,几经周折。还好,在一次次的商讨与协调下活动终于到来了!

       活动分为端午浓情话习俗、粽叶飘香包粽子、 端阳正当做香囊、重午佳节挂艾草、端午激情吟诗词五个环节。

      活动还没开始粽叶糯米还未就绪孩子们家长们就迫不及待的行动起来了,真叫那个“乱”啊,乱成了一锅粽子!还好有权文欢王芳丽维持秩序,不然难以想象!

      少时孩子们在土豆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包粽子的手法。大家满怀热情,跃跃欲试,一张张笑脸满溢初试的兴奋,一双双小手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小手翻飞:卷粽叶,加红枣,填糯米,剪粽绳,不几下,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结果还未欢呼粽子中的糯米就漏的所剩无几,看起来简单做起来还真不是那么回事!不过困难是短时的,在孩子们不断的尝试下一个个各型各色的粽子摆满了盘子。整个活动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大家兴致高昂,都说自己包的粽子分外好看,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笑容溢于言表。

        虽然我们包出的粽子各具风格,形状千姿百态,但是小小的粽子却传递着无限的快乐,让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一个个小粽子,流淌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间。

       一只青粽,一缕浓情,本次活动不仅让我们感知端午、走进端午、品味端午,感受了浓浓的传统节日气氛,还体验了农人的不易,每个物件的背后都有故事可循。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想这种体悟比什么教育都来的实在!

 🌸瑞麟妈妈活动心得🌸

     早塬亲子读书会第七期读书活动圆满结束了。此刻,心里满满的收获,满满的感动!

      第一,收获了包粽子的技术。在土豆老师的爱心指导下,我学会了包粽子的一点技巧,虽然包得没土豆老师好,但是这次体验使我有了端午节包粽子的冲动,也有了想学会包粽子的决心。这次包粽子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好多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凡事多实践,多总结总归是好的!

        第二,收获了做香包的情怀。香包的制作把我带回了小时候。小时候的我几乎没有佩戴过香包,因为那时的妈妈特别忙,苹果树地要除草,西瓜地的西瓜需要妈妈忙活。那时端午虽然没有香包戴,但是心里老惦记着要缠个粽子送老师,端午前就偷偷拿着家里的石子线,还有爸爸的烟盒跟同学学缠粽子,说实话糟蹋的石子线和烟盒也不少,但是最终也没做个粽子送给老师。不过,小时候学的折粽子今天还用上了派场,给自己折了两个,还替亲爱的同事折了两个。这又让我想起一句至理名言: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做香包的过程让我认识了许多好妈妈,好妻子:我和芳仍,亚妮,鹏英,亚娟是一组;亚娟做香包特别专注,粽子缠法独特,线的色彩搭配也独树一帜,荷包布的色彩搭配也很吸引我,最重要的是:她会打扮香包,流苏,珠子,还有亮片都钉在了该钉的位置,令人赏心悦目,我一闲下来,脑子里净是她的杰作。其二:芳仍,做事沉稳,细心,耐心且有爱心的教导儿子缠粽子,做荷包一针一线,而且还很有耐心的指导我和鹏英,最重要的还教会了我“偷针子”的针法,她还不忘告诉我缝衣服胳肢窝就是这个方法,多么有心的人啊!其三:鹏英。她可能平时不怎么做针线活,但是她很谦虚好学,从缠粽子到做香包,她一直都在认真学。她闺女缠的一个不起眼的粽子最终在她的精心勤奋与坚持下活灵活现了起来。(注:我在吃粽子时,她都没有停歇。)其四:亚妮。细心认真。她的粽子缠的细密,色也配的好。这四位好妈妈的优秀品质深深吸引了我,也感动了我。

       三、收获了关于端午的传统文化与习俗。在孩子们的朗诵中,我感受到爱国诗人屈原的报国之心与高尚情操。“抱石投江”多么悲壮而震撼人心的举动。端午因屈原而生,我们因屈原而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生于华夏,何其有幸,希望我们积极学习,热爱祖国!

        最后,再次感谢亲子读书会的组织者,谢谢你们精心筹划与准备,让我们娘俩提前过了一个别样的端午,让我们娘俩收获了别样的体验。谢谢与我一起参与的同行者,你们的参与使我看见了别样的美丽与人生。|

 🌼张睿晨同学活动感言🌼

        星期六早上,我们来到聪明芽托管中心,进行会场布置,随后便开始了活动。第一项是包粽子,我是无论怎么学习都学不会,每次包不是把米没包住就是粽叶扯了,我非常懊恼,尽管我多次看了天育哥的教学,也还是无济于事,于是,我放弃了,我开始这儿一窜,那一窜,反正,时间是磨完了。

       到了第二项——缠粽子,每个人都用线为自己缠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粽子,我心想我今天一定要缠一个大大的粽子,可是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啪啪打脸的.我开始动工,谁料,粽子的纸太硬,粽子的空隙太大,粽子的线太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打倒了我,我直接是崩溃了.于是,我又放弃了,把烂摊子扔给了老妈,妈妈一心一意地在缠粽子,我呢,又在东逛西游。

       接下来是绣香包,我两眼一瞪,咋弄?首先穿针让我够呛,我直接是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最后还是爸爸帮我的忙.并且有我的语文老师在教我怎么绣,我才弄了一个歪扭七八的出来。

       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干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张睿馨同学活动感言🌼

         参加这次读书活动,我发现了自己的短处,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我的短处是没有屈原跳河那么勇敢,别人的长处是很自信地在舞台上分享端午节的来历。

     活动的顺序是,先包粽子、再做香包。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包粽子,那么,我来说一说它的制作过程吧!

      我先把泡软的粽叶折成一个漏斗形,再在里面盛一勺米,再放一个蜜枣,把米裹起来,再缠上一根线,这样,美味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们开始缠粽子了,一圈一圈的缠起来,一直缠完为止。我缠的时候有一个缺点,就是缠的时候中间一大格。

        两个小时候,美味的粽子出锅了,我们吃的津津有味。

       我们做完香包,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权宇曦同学活动感言🌼

🌼赵淑媛同学活动感言🌼

🌼张岚同学活动感言🌼

🌼赵雯媛同学活动感言🌼

      星期六,我们参加了“共话端午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活动。

        第一项是包粽子,当碧绿的粽叶从清澈的水中取出,轻轻划过手心,感到一丝清凉。取出一片粽叶,折成漏斗的形状,再拿一点点糯米加入粽叶,折成一个立体三角形。裹起来,当看到自己的第一个粽子时,我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了起来。包完粽子,叔叔阿姨便拿去煮了。在这期间,我们学习了裹粽子,裹粽子就是:用毛线一圈一圈地裹起来,这听起来十分简单,做起来十分不容易,一个小小的粽子,裹起来需要20分钟,我选了一个小粽子,裹成渐变绿色的。因为端午节,一片大都是绿色。有绿色的粽叶,绿色的香包,绿色的艾草。其次我自己也十分喜欢绿色。因为粽子小,所以一种颜色的线用一根就可以裹许多圈。时间如同箭一般飞快射出去,一去啊复返,当我裹完第一个粽子时,看了眼时间,竟然过去了30分钟。可离粽子煮好还有一段时间,于是我便裹起了第二个,正裹着,忽然空气中迷漫着一种烧焦的味道,“不好,是粽子糊了。”大人们一窝蜂地拥入厨房进行补救。不一会儿粽子煮好了,香味飘了出来,闻着这沁人心脾的味道,我原本不太饿的肚子这时候居然叫了起来。我们姐妹三领到粽子,看着自己亲手包的,心生一种自豪感,刚开始虽然没有放糖,但吃下去后就像吃了蜜一样甜。吃完粽子便到了做香包的环节,我在做香包这个环节上十分失败,因为到结束时,也没有做出一个香包,但我毫不气馁。因为我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回到家后,我和奶奶一起制作香包,我做爱心香包,奶奶做麦娃娃,由于我没有经验,第一次缝反了面料,之后缝拆,拆了缝,最后终于成功。      

        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也明白了任何一件物品都是来之不易,在遇到困难不要放弃的道理。 

🌼赵熙媛同学活动感言🌼

      “六一”儿童节这天,天空下着毛毛细雨,妈妈带着我参加了的“传承端午文化”活动。      

        第一个项目是包粽子,碧绿的粽叶泡在水里拿出来,亮晶晶的水珠挂在粽叶上,卷成一个三角形,放上洁白的糯米,再加上一个红彤彤的大枣子,一个粽子就做好了。       

        接下来是我喜欢的一个项目﹣﹣做香包。我做的是一个福袋,先拿出一块布料,剪成长方形对折,把两边缝起来留一个口,再在口袋里装上棉花和香草,再用针钱一缝拉一下,最后一步就是加上装饰,这样一个可爱又好看的福袋就做好。        

        这时候,粽子也蒸好了,黏黏的,加上白塘,软软糯糖别提多好吃。        

      做这些手工需要耐心,当我做香包时,好几次都没成功,气的满脸通红,但看见别人一针一针的缝,我就没有放弃。“世上无难,只怕有心人”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只要不放弃,有耐心,一定会成功。                                           

       有一种快乐叫与一群可爱的人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早塬亲子读书会是迎着2021年新年的曙光启航的,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坚持走过了三年半的时光,举办了七期线下活动。这一程,有过迷茫,有过犹豫,但坚持下来,记忆中留下的全是美好与感动。

       每次相聚都是一个互相照亮,彼此赋能的过程。本次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做香包的热情,也勾起了大人美好的童年记忆。活动结束了,做香包的热情依然热火朝天。孩子们乐此不疲,大人们更是兴致勃勃。看着群里分享的同伴们的活动感言和亲手制作的香包,我感动着他们的感动,快乐着他们的快乐。

       有一种快乐来自于成就感与价值感。我们很平凡,但我们努力让平凡的日子里泛着快乐的光芒!

       文欢说,下次我们的活动的主题就是过乞巧节,我觉得这个提议挺好!

      期待下次的相聚,期待下一场精彩与感动!

                     ——20240605

活动策划:权文欢   王芳丽   段萍红

活动总结:段萍红

主办单位:早塬亲子读书会

公益赞助:早胜镇聪明芽托管中心

阅读 3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