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系“端午节”主题团课

小好
创建于06-03
阅读 32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到底是什么?它不仅仅是《离骚》、《天问》,也不只是湘夫人的点点清泪。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亘古不变的情感、信念、理想;是古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忧患;也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因此文化艺术系团总支于2024年6月3日利用晚修时间在班里开展“端午节”的主题团课的学习。

以下是团支书带领各班学习情况:

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屁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吃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

划龙舟是屈原故里最大的群众性集会,锣声一响《招魂曲》一唱, 随着"“我哥回的声声呼唤, 四乡八里的人们便聚集到了西陵峡两岸用划龙舟这种最古老最隆重的方式纪念屈原 。

通过此次主题团课,大家深刻认识到,历史是一段长长的有始无终的距离,沉淀着先人写给后人的启示,而文化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将先人的思想以有形的典礼或仪式传达给我们。它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着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重识传统节日,扩充其内涵,增强其表现方式使大众重视起来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扬有着重要意义。

撰稿人:梁玉香(学生)

审核人:陈京文(教师)

文化系艺术系团总支

2024年6月3日

阅读 3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