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求得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很可能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把它称为坚持。新的一天,加油!
【课文回放】
部编版五下《祖父的园子》第16 自然段: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闲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上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这段话中,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
【表达方法】
《祖父的园子》第16自然段,作者表面上描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瓜等动植物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实际上却是把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它们身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作者在文中并没有直接说:“我真自由!我真快乐!”而是通过写园中花、鸟、虫子、倭瓜、黄瓜、玉米和蝴蝶的自由、快乐来表达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像这样的写法就叫作寄情于物。作者寄情于物,令人清新惬意,读来流畅自然、轻快灵动、亲切感人。
【技巧点拨】
寄情于物,是把自己的感情通过具有象征性的事物表达出来。具体说,就是作者将人的情感寄托在某一-物上,通过拟人化的描述表现人的喜、怒、哀、乐。“情”指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人生的感悟;“物”,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动物,还可以是其他的某种具体的物,如风、花、雪、月,一杯牛奶,一杯茶等。
运用寄情于物的写法,可以把抽象的情变成具体可感的物,使文章含蓄委婉,耐人寻味,回味悠长,使文章的情感传达得更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运用寄情于物的写法,需注意:
1.作者表达的必须是真情实感;
2.选择适合表达这种情感的寄托物;
3.展开想象,选择恰当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
【仿写示例】
1.运用寄情于物的写法,补充下面的句子吧。
考试考砸了,我拖着沉重的脚步,颓丧地向家走去。
示例:
太阳躲进了乌云里,似乎不想搭理我。树上的小鸟都停住了歌声,仿佛在为我默哀。路上的野花都合拢了花瓣,不想见我。
2.运用奇情于物的写法,描写校园中的树。
示例:
于是,校园因为它们而显得灵动起来,活泼起来。那些枫叶也不甘寂寞呢,秋来了,它们也不恋枝头,骄傲地打着旋儿,似乎要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它们的存在。这些可爱、美丽的精灵,温和,朴实,随着风儿的指挥棒,缓缓飘下。它们轻轻地落在地上,带着对万物无限的爱,奔向它们生命的下一个目标:化作肥料……
【牛刀小试】
运用寄情于物的写法来写文章。例如:写“我的乐园”,可以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到喜欢的玩具、书本、某个地方等。你也来用这种方法,写一写自己的家吧。
阳光普照大地,大地欣然吐露生机勃勃。涓涓溪水汩汩流淌,犹如大自然的悠扬乐章。这片生机盎然的公园,正是我向往已久的乐土。
树叶翩翩起舞,如同在演绎一曲优雅动人的舞蹈。蜜蜂嗡嗡低吟,在花丛间穿梭采蜜,仿佛在谱写大自然的庆歌。孩童们天真无邪地抛洒着纸飞机,引得太阳慈祥地注视着这般景象,洒下温暖的光辉。
参天大树迎风摇曳,为疲惫的游人带来一方阴凉,凉爽的微风徐徐而来,拂面生津,令人心旷神怡。而身处其间的幼儿,欢快地哼唱起新学的旋律,双手捧着刚折好的纸飞机,尽情沐浴在这份惬意之中。
这片美丽的公园,宛如一方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这里大自然的美妙气息,令人心神怡然,久久难忘。
——六(33)康圣昀
阳光普照,生机勃勃,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躺在毯子上喝着小水,哼着小曲,拿着小书看着小字,那阳光温和地照耀,鸟儿喳喳地叫,风儿轻轻地吹,杨柳慢慢地晃,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让我陶醉其中,最终沉沉睡去。在梦中,我见到了春风拂面,梨花争艳;春草迎风,燕燕嬉戏。"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这些美丽的景象令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六(33)邓熙睿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23323237965442eb8c2498c1fff2aef.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8b9c8bdaef64ef1a7baad4e54b87c97.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4305a9fb55442519d62f9fec1af192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