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同频共振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中声乐课堂厚植爱国情怀实践纪实

创建于2024-06-03

        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声乐艺术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爱国情怀,2024年5月29日,由银川高级中学艺术部刘蓉老师领衔的《课程思政背景下高中声乐课堂厚植爱国情怀实践研究》课题组在银川高级中学党员活动中心开展了第一次讲座。

        本次讲座以“我与祖国同频共振”为主题,探索将思政知识与爱国歌曲、传统诗歌有机融合,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讲座中,课题组成员张志亚教师介绍了程开甲院士的一生。他淡泊名利,默默奉献,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为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从不居功自傲,彰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张老师引导学生欣赏了一些经典的爱国歌曲,如《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等。同学们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着歌曲中所传达的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张老师详细讲解了这些歌曲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以及所体现的爱国精神。通过生动的讲述,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爱国情怀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在演唱环节,大家热情高涨,积极投入。同学们用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歌声,诠释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题组主持人刘蓉老师则在一旁耐心指导,从发声技巧到情感表达,帮助学生不断提升演唱水平。

         在互动交流中,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在这次讲座中的感受和收获。有的学生表示,通过歌声,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祖国的伟大和自己肩负的责任;有的学生则表示,要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伴随着悠扬的旋律, 课题组成员王丹老师又带领同学们走进伟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曹操的《短歌行》这两首经典之作。

        在赏析《沁园春·长沙》时,大家仿佛被带入到那个激情澎湃的革命年代。“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那壮阔的景象让人心潮澎湃,“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展现出青年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和使命感,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先辈们为国家命运积极探索、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而《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也让大家体会到古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与关注,虽然时代不同,但爱国的情怀是一脉相承的。

        通过对这两首诗词的深入解读和探讨,同学们在诗词的海洋中汲取着爱国的养分,内心的爱国情怀被进一步激发和强化。 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种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践行爱国精神,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讲座的成功开展,不仅让同学们在思政课堂和诗词课堂以及声乐艺术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和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厚植了爱国情怀。它让同学们明白,爱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一种责任。

       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将带着这份深厚的爱国情怀,不断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