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教研之风,展数学之美——记接渡镇中心完小数学教研活动

Z
创建于2024-06-03
阅读 60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推动我校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合作交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努力构建核心素养导向的品质课堂。6月4日,接渡中心完小姜家有副校长主持开展了数学教学研讨活动。

集思广益—备课

   主备人王丹琴老师深入挖掘教材,注重教法学法,结合本班学情,给大家分享了《优化》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王老师从各个环节进行叙述,根据与会老师的各种建议从教学目标、教学措施、教学环节逐一进行修改,丰富了课程设计。

6月6日课堂剪影

   王老师以“沏茶”“烙饼”为主线展开教学,设计问题,从感受做多种事要“有先后顺序”到“有些事情可以同时进行”再到“同时做的时间计算方法”让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层层递进,一步一步的做到让学生发现优化合理安排时间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学环节过渡非常的顺畅。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王老师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对授课做了反思,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思路。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课后,姜副校长及时组织开展评课活动。听课的老师也对这节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大家充分地肯定了王老师的教学亮点,并真诚地分享了各自在教学中的经验,同时大家也对优化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评课—思想上的碰撞

   张老师:王老师的《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紧凑,衔接自然,教学语言富有亲和力,在课堂中践行新课标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由浅入深。

   胡老师:本节课导入比较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具和学具准备得十分精致,学生能利用学具来探索新知,解决沏茶和烙饼问题。

   熊老师:王老师备课十分细致,准备充分。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同桌为一组用卡片摆一摆设计烙饼方案,让学生经历从直观的操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毛老师:本节课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寻求“烙饼”的过程中有效的实现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效结合。

   姜副校长总结道:王老师准备充分,实施到位,课堂组织较好,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作为一节数学活动课,老师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生活实例,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寻找到最省时的方法,通过简单的生活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优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希望所有教师都要“潜心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改善教学流程,提高授课能力和业务水平,构建品质课堂。

  上善若水,水能利万物而不争。每一个教师就是那一滴水,因汇聚而成大海,而起波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即是教研的意义所在。相信在以后的数学教研活动中,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

图文:郑佳慧

校对:姜家有

审核:占字文

阅读 60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