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十三年前,怀着对这光辉职业的美好憧憬,她踏上了三尺讲台,风雨十三载,对这份职业,由最初的忐忑不安,到后来的淡定从容,现在她已深深地爱上了它。
一年又一年,窗外花开花落,带过的学生一届又一届,每当看到学困生学习的吃力,感受到留守儿童眼中的渴望,体会到单亲孩子内心的痛楚时,她无法漠视,决心跟随自己的心,做一名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好老师,用爱感化学生,用爱尊重学生,用耐心静待花开!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她深知农村学校教育的痛点。夏庄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80%左右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无法陪伴左右,导致孩子们身心发展和社交技能欠缺,他们规范学习、生活与自理的能力不足,自控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差。她深知不仅要在教学上做孩子们学习的引路人,更要用“爱心”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走进孩子们的心里,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2021年疫情期间,肖老师所带的班中有一位女生因父母被隔离在集中隔离点,独自在家无人照顾,肖老师了解到情况后,积极与学校和乡镇领导沟通,主动申请到孩子所在的村做疫情防控志愿者,在努力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抽空去照顾独自在家的学生,排除孩子的焦虑情绪。学生返校上课期间,肖老师也总是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需求,让孩子和父母视频聊聊天、话话家常。她说:“我始终坚信,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带给孩子温暖,助他们一路前行。”
学生的事无小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她坚持做到细致入微,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班里有位男生,父母离异,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还有身患脑瘫的妹妹需要他照顾;肖老师得知情况后,及时向学校反映情况,给予该生政策上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活上的压力;在平时的生活中她也总是时不时的与孩子沟通,在物质上给予他帮助。使这位学生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城重点高中。
在平常工作中,她始终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做好学科引领。从2017年开始,她担任学校数学教研组长,当时学校数学学科处于全县教学水平下游,作为年轻的“老”教师,她勇挑重担,创造性开展工作,先后与多个青年教师结成对子,采取多种措施搞好传、帮、带工作。她以身作则、无私培养、倾囊相授,青年教师认真学习、快速成长,很快成为了学校的教学骨干。在她的指导下,朱禹露、张梦琴等年轻老师在全县初中数学学科优质课比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她的带领下学校数学学科成绩逐年稳步提升,2022年和2023年中考数学成绩均占全县前列,稳居农村中学第一。在优秀学生大量外流的情况下,2024年全市二模数学成绩又取得了农村中学第一的好成绩。
无论开展什么工作,她总是认真投入,主动想办法,各项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并颇有成效。她坚信教学相长,深知抱守残缺只能裹足不前。同事眼中的她,总是在潜心钻研业务,并能学以致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业务素养,她积极参加省、市、县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还用心钻研叶圣陶、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理论,同时也不断追踪教育科研信息,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动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潜心钻研教材教法。
2019年7月她参与信阳科研课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的实效性研究》的研究活动;2022年3月参与河南省教科研《“双减”背景下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研究》的课题研究。在教学工作之余,她更是潜心研究中考,2021年参与编写了中考数学用书《中考专家》、《一战成名》;还参与编写了河南中考数学总复习用书《3年中考2年模拟》。这些教学研究成果,为同行在教学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从教13年来,肖老师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她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历年来,在平凡的教学中也取得了许多成绩。2014年9月着全县教育系统“两争两创”活动中,被评为“文明教师”;2017年10月在全县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成绩突出,被息县教育体育局评为“文明教师”;2021年9月被信阳市教育体育局授予“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9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优秀教师”。2023年8月被授予“河南省优秀教师”。
只要辛勤耕耘,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能如点点星光,最终汇聚成璀璨星河!秉持着这一坚定的信念,满怀着对教育工作的赤诚与热爱,肖老师在教育之路上从容自信,一路向阳。
相信,对乡村教育事业满腔热忱的她一定会抱守初心,坚持她自己的路,不懈追求,不断实现她的最大价值,做一个幸福而完美的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