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
中等职业学校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中药专业
专业代码: 720403
适用年级:2022级
2024年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
目录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2
二、入学要求 2
三、修业年限 2
四、职业面向 2
五、培养目标与培训规格 2
(一)培养目标 2
(二)培养规格 3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4
(一)公共基础课 4
(二)专业(技能)课程 7
七、教学进程和总体安排 8
八、 实施保障 10
(一)师资队伍 10
(二)教学设施 10
(三)教学资源 11
(四)教学方法 11
(五)学习评价 11
(六)质量管理 12
(七)教学要求 12
九、毕业要求 12
十、附录 12
2024年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中药专业
专业代码: 720403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者
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职业面向
表1中药专业职业面向
培养目标与培训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中药理论、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能在生产、检验、流通、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中药人才。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医德医风,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
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1.职业素养
(1)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基本国情,能理论联系实际,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拥护改革开放政策,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具有勤奋好学、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同事的良好道德品质。懂得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和经济管理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3)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制药技术与方法开展中西结合的药学实践工作。
(4)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5)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应用技能,达到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考核的水平。
(6)了解体育运动的知识,初步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体育合格的标准。养成科学体育锻炼的习惯,身心健康。
(7)具有较强的自学、自理能力。
2.专业知识
本专业培养掌握中药相关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能力,能够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能够在医院、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学科研等单位从事相关医药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理论和卫生保健与疾病预防知识。
2.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
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评估,具有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初步的病室和病人管理能力。
4.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具有运用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基本健康指导的能力。
5.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配合和抢救配合能力。
6.熟悉药物的相关知识,病情观察,压疮预防。
8.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意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有健康的体魄。
3.职业技能
1.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
2.具有良好的医院服务文化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3.能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初步运用护理程序,收集病人资料,分析和诊断一般健康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实施身心整体护理,进行效果评价。
4.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的常用药物疗效、反应的观察监护能力。
5.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6.具有对危重急症病人的初步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和抢救能力。
7.能初步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保健服务,并能进行卫生宣教打好扎实的英语、信息技术及医药基本理论基础,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解决中药学方面的实际操作性问题,掌握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技术、管理和利用开发的能力。在一切教育环节中,强化全面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康体魄的技能人才。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
1.职业生涯规划
它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总体目标: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2.职业道德与法律
本课程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教学总体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教学总体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4.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5.心理健康与礼仪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人生活在社会里,注重心理健康发展,同时注意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人,注重礼仪的自我修养,即在学习礼仪、运用礼仪中,对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和待人接物等六个方面,都能展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并在社会交往中,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地运用礼仪规范。
6.劳动教育
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了解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懂得辛勤的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劳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和权利;懂得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是数千年来剥削阶级思想残余;懂得把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
7.安全教育
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直接涉及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攸关亿万家庭的和谐与幸福。众所周知“安全”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想创建和谐校园,首先要创建平安校园。确保学校安全,是营造良好地育人环境的需要;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早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及良好的应急心态。
8.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和法制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强中小学的法制教育,对于有效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及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学法制教育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规范的教育内容,也要有相对稳定的和科学的教育途径和渠道。法制教育要以课程教学为主要渠道,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紧密结合的学校法制教育的网络和体系。
9.就业指导
它是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职业问题、就业与创业的准备问题和技巧方法问题,是毕业生求职择业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三大问题。就业指导帮助择业者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帮助择业者了解社会不同职业的岗位要求,帮助择业者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实现人职相配,从而完成择业者的择业任务。掌握社会职业与就业创业基本知识、职业理想与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的知识准备、能力准备、职业道德与职业心理素质准备、职业信息的收集与利用、就业方法与技巧、自主创业的方法与技巧、职业适应与转换等内容,对学生就业和创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0.艺术
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艺术,主要包括音乐篇与美术篇,从两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提升艺术情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艺术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普遍开展,中小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提升。
11.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12.信息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入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基础和人工智能初步等。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对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理解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等概念和信息社会特征与规范,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各种问题;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不断强化认知、合作、创新能力,为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13.语文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推广普通话教育,规范标准字书写,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同时语文课中还有时事政治课,帮助学生关心国家时事,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新闻的习惯,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14.数学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5.英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科学,分为大体解剖学和显微解剖学两部分。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相互关系,为学习其它学科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科学。
2.生理学
生理学是以生命系统的功能和机制的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也是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主要从整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和细胞或分子水平等三个不同的水平对人体生理进行研究,为临床各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3.卫生保健
内容主要包括人类与环境、生活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职业环境与健康、社会环境与健康、卫生统计概述、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的统计推断、统计表和统计图、病因和病因推断、疾病的分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等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
4.病理学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通过学习病理学,可以从疾病的源头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对症下药,为后续的疾病的诊治打下基础。
5.药理学
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原理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药物作用原理、规律及特点。并熟悉临床用药的剂量、方法和禁忌等知识。
6.护理学基础
系统讲述了健康与疾病、护士与患者以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护理与法、环境与健康、入院和出院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各种给药方式及护理、静脉输液与输血以及各种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等。
7.推拿康复
推拿康复是中国起源很早的一种治病防病的养生术。在还没有中药汤剂给人治病的时候,就已有用推拿的方法给人治病。推拿疗法的理论依据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的。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它们在人体内彼此紧密相连,纵横交错,内通五脏六腑、外络肢体皮毛,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起着兴气血、通阴阳、养脏腑、利关节的作用。如果气血循经顺利运行。那么人自然身体健康,如果气血运行受阻,人就产生疾病。推拿疗法就是能够使经络畅通阴阳平衡,从而使人保持一个健康状态。推拿发展到今天名门各派有几百家之多。各种手法五花八门,但他们都要求基本动作具备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的特点,副作用少,应用范围广泛,可作为一种普遍应用的自我保健方法。但要达到因人因病施治,对推拿大夫的要求却很高。要得心应手地运用推拿技术不仅要了解西医学中人体骨骼、血脉、肌肉的解剖,还要掌握中医经络学说,牢记各个穴位的位置。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七、教学进程和总体安排
表2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数量与结构
我校中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3人,县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一级教师3人,新聘教师3人,其中两人在相关企事业部门有多年的工作经历。
师资要求
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意识,专业知识水平丰富,实践技能扎实,授课幽默风趣,能结合课堂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能服从学校管理;专任教师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专业知识。
(二)教学设施
教师配有多媒体计算机、电子白板、微机工作台。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专项支持,搭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为教学提供保障。与地方医院,药厂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可以真正的接触所学专业,熟练技能知识。
(三)教学资源
1.教材的选用
(1)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建立有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网上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教材要提前一个月采购到位,并发放到任课教师手中,用于假期备课,按教材管理办法,配好书,在开课前发至学生手中。
2.图书文献配备:图书文献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其中,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行业正策法规资料、有关职业标准,有关中药专业相关的图书等。
3.数字资源配备: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设疑导学,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和求知欲望。问题的设置应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绪,引发他们的想象,并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二是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教学,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创设激励情境。教师要经常给学生以信任的目光,常用鼓励性的语言。四是创设民主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态度和蔼、亲切,师生关系平等融洽,教学效果则佳。五是创设探究情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勤思多问,培养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旨在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他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他真正重视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课堂上,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
3.互动式教学法:在互动中,活动的双方都处于一种积极的教学状态,而没有主动与被动之分,课堂活动主体学生脱离静止的状态,始终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制约课堂教学的瓶颈之一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而互动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
(五)学习评价
职业学校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实现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既关注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又关注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中,既要加强对学生知识技能地考核,又要加强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督
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技能的掌握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完成具体的学习(工作)项目的实话过程来进行评价,具体从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参与项目的态度、职业素养及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同时,从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获得的实践经验、语言文字表达和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工作任务或项目完成情况、安全意识、操作规范性和节能环保意识等方面来进行考核评价。
2.结果性评价
结果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通过期末考试方式来进行考核评价。
3.课程总体评价
根据课程的目标与过程评价成绩、结果性评价的相关程度,按比例计入课程总体评价。
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习态度与专业技能。评价的方式包括平时评价和期末测试。
质量管理
1.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坚持以德治校、以人为本、以质量管理为核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修订完善各环节教学质量标准,增强教学质量监控的可操作性。
2.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发挥学科课程、环境课程、活动课程以及各类教学管理制度的育人功能,
3.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引入先进的企业文化,营造浓厚文化氛围,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培育良好教学风气,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4.教学管理队伍及教学管理机构健全,完善督导监控体系。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新任教师及新课试讲、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教学信息反馈等教学管理制度。
5.修订课程评估标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强化对教师改进教学的指导、激励作用,提高专业办学质量。
(七)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是教学就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生产与生活实际,对课程内容进行大力
整合,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合理规划,集综合项目、任务实践、理论知识于一体、强化技能训练,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和知识点,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实用性与实践性。
九、毕业要求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举止和行为习惯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对在我校学满三年,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和顶岗见习评定合格及以上成绩的学生准予其毕业,颁发毕业证。
十、附录
二〇二一年八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