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是医院护理服务的延伸,目的在于避免出院患者的康复治疗从医院过渡到家庭出现脱节,使患者在从医院过渡到家庭的过程中得到专业性的照护,帮助患者解决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和自我保健知识缺乏等问题,对患者、医院、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自2023年12月份以来,耳鼻喉头颈外科医疗团队开展了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新技术项目。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它为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带来了福音,帮助患者提高听力和语言能力,更是提高日常生活质量,能让他们“重获新声”,更好、尽快地融入社会生活。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为许多严重听力障碍患者带来了重返有声世界的希望。然而,手术只是听力恢复旅程的开始,术后的康复训练则是确保患者能够最大化利用人工耳蜗的关键。
5月31日,耳鼻喉科护士长杨玲带领科室护士前往住在滨湖世纪城一名人工耳蜗术后患者小艾的家中进行随访。
小艾今年23岁了,在婴幼儿时期因药物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下降20余年,医生诊断为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
4月中旬,小艾在我科接受了双侧耳内开窗术+双侧人工耳蜗置入术。术后恢复良好,1个月后来院完成第一次的人工耳蜗开机调试。
杨玲护士长详细询问了家属关于小艾近期恢复情况、第一次开机调试后的适应状态和语言康复训练进展等。
当从家属口中得知小艾的语训是片断化、不系统地进行,杨护士长耐心地告知家属,人工耳蜗手术后,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听到了声音,那么自然也就会说话了,不需要任何其他的处理,这一点恰恰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言语发育;人工耳蜗植入后,孩子确实是进入了有声的世界,但是要达到交流的能力,还需要科学的、系统的言语康复训练就像孩子从出生到学会说话需要一系列的训练一样;一定要经过从简到繁、从低端到高端的一些言语康复的教育系统,比如先从识别单个单词到一些语法、到一些言语的理解能力一步一步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植入耳蜗的孩子进入有声世界,到能够很好的跟这个世界进行交流和理解。
杨护士长还拿出准备好的字卡,一字一字地示范着发音,对认识的字小艾还是能较清楚地读岀来。
语言的重塑是需要经过专业机构和专业语音训练师指导完成的。了解到小艾家庭的实际困难,杨护士长也多渠道联系就近的相关机构,方便小艾后续的康复训练。
随行的章护士从日常饮食、耳蜗植入部分的护理、外部语音处理器的维护保养、定期调试的时间以及耳蜗植入后相关禁忌事项等进行了全面的健康指导。
“ 用心服务,用爱护理,让爱延伸,让患者满意”这是耳鼻喉科护理团队一直以来所倡导的护理模式,深入开展延伸护理,康复路上与患者同行,共同努力,真正做到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随时感受到有“温度”的服务,真正解决患者的后顾之忧,让更多的家庭感受到温暖,让患者及家属对生活更加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