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 “粽”情端午——高口中心校“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

      浓浓粽叶香,悠悠端午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高口中心校组织开展了“石榴花开 ‘粽’情端午”端午节系列活动。

走进端午,了解文化。

      通过主题班会、视频动画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风俗饮食习惯等传统文化。孩子们一个个认认真真地倾听着。

     了解了端午节习俗后,低年级的同学们在家协助父母把艾草悬挂在家门口,祈福纳财。

“粽”笔书写,“文”话端午。

      从丰富的文字、图片资料中撷取灵感,发挥创意和想象,同学们将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故事、诗词歌赋等文化内涵呈现在一幅幅作品中,找寻“端午节”的踪迹。

“粽”里乾坤,“美”味端午。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 高年级的同学利用劳动课的时间,与老师一起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一起共度端午佳节,共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情怀。

       端午食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都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几千年前,屈原投入汨罗江自杀,为了不让江中的鱼吃屈原的尸体,人们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几千年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

诵经典诗 品端午情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瑰宝,学生们在背诵和吟唱一首首经典古诗词的过程中,与大家共同缅怀屈原,共同品味爱国情,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首首端午诗词,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诵读,充满着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与敬仰,充满着对传统文化、美德的追求与向往,充满着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深情与热爱。

      本次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的生活体验,而且通过动手实践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了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了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自信,将爱国的种子牢牢扎根在同学们的心中。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