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来源
自从大班开始以来,我们采取了表格打卡的形式,一开始是打钩,在这学期变成了到校时间的打卡。在打卡过程中,我发现,幼儿有时候请假回来,打卡会从空的地方继续写。再者涉及到调休的日期的时候,幼儿也不知道今天几月几号,容易打错。同时为了幼小衔接更加顺畅,幼儿有一定珍惜时间的意识,我们由此开展了本次关于日历班本《不明觉“厉”》,引导幼儿能够掌握以日为单位的时间概念,能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做的什么事情,有一定的时间观念。
二、活动过程
(一)小小日历我想问
1.身边的日历
小朋友将自己收集到的日历带过来,大家拿着自己的日历和旁边的小朋友展开了讨论。
西柚说:“我发现日历上不仅有数字,还有汉字,写的还是不一样的。那些字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字呢?”
雨荻问:“我知道数字是写的是每天的日期。”
宸潇说:“可是孙思彻的,日历跟我们的一点也不一样。他的是魔方上面有数字。”
幽幽说:“日历可以用来干什么啊?”
果果说:“可以用来看日期,知道几月几号。”
王奕说:“那你会看吗?”
日历是幼儿身边常见,但是又陌生的事物,他们对日历有一定的了解但又不是很了解。
分析与感悟:基于幼儿日常生活出发,发现幼儿生活中不合理的地方,和幼儿一起观察问题出现的表象,通过讨论尝试粗浅地了解日历。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活动,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愿意去尝试以各种手段了解日历。教师做好支持性策略,支持幼儿开展深度学习活动。
2.日历调查表
幼儿对日历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下发了调查表《日历的秘密》。小朋友拿着做好的调查表和同伴开展了圆桌会议。
玥玥说:“我知道有的日历上有红色和黑色。黑色是我们要上学,红色就是周末可以休息。”
一诺说:“我也发现了,我还知道一周有七天。那你们知道一年有多少天?有多少周吗?”
一言说:“爸爸告诉我了有365天,但是今天会多一天,是366天。”
彤彤说:“我还发现一个月都有四个星期呢。”
王奕说:“我最喜欢的节日是六一儿童节,那是我们的节日。那天爸爸妈妈还可以带我出去玩。”
果果说:“我喜欢8月份,因为我的生日就在八月份。”
分析与感悟:调查表的下发进一步促进了幼儿对有日历的认识,能看到日历颜色的变化,知道一周有七天,有经验的家长会直接告诉幼儿一年的天数等等,为前面的幼儿的问题解决了一部分,但是又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同时幼儿对日历的经验还是在比较浅显的,表面的,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没有产生一定的关联。接下来要做就是让日历走进幼儿的生活。
(二)小小日历我发现
1.我知道的年月日
带着许多的问题我们开展了第二次的圆桌会议,这次就请小朋友再来说一说日历中的数字。
奇凝:“我发现日历的封面都有2024 ,这个告诉我们今年是2024年。”
雨晴:“我也发现日历里面有的数字是不一样颜色,大的红的颜色是几月,小的数字就是几号。”
悠悠:“我还发现有的月是31天,有的月是30天,还有的只有29天。”
宇欣:“日历里面的数字都是按照从小到大排的,月是从1月到12月。”
沐言:“对呀,那个数字小就是我们要先过得到,你看现在就是4月。下个月就是五月。”
子清:“我还发现不仅一周是七天,竖着数他们之前还是相差7.”
分析与感悟:正如指南所指出的:“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关于日历里面可以研究的内容很多,教师抓住数字这一点引导幼儿深入观察,不同日历之间的同于不同。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了数字的大小、颜色不同,观察到了数字排列的规律,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也会横,纵向观察发现上下数字相差7。
2.我会做统计
在上次的讨论中,有的幼儿说到不同的月份有不同的天数,教师引入了柱状统计图等表格,让幼儿开展统计活动并让他们介绍统计的发现。
子清:“我们组经过统计发现天数是31的月份是最多的,最少的是29天的,只有一个。”
小雨:“31天的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一共有7个月。”
铭宇:“30天的是4月,6月,9月和11月,一共是4个月。”
果果:“我还发现6月的节日是最多的,”
分析和感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统计”是幼儿感知和理解数量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归纳能力,而且使幼儿在尝试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统计图带来的直观和便捷。这里采用的两种表格记录的方式,一种是柱状图的统计,另一种是列举统计。在观察比较中,幼儿能通过个性的操作感知到柱状图的清晰明了,列举的详细明确。
3.我会看日历
知道了日历里面的数字秘密,怎么看日历?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呢?
教师先说了一个日期,5月15号在日历的哪里?
华唯:“我找了,在这里,是星期三。”
安泽:“我知道,先把日历翻到有5月份的地方,然后在找,按照数字的大小找到15,就是5月15号上面对应的是星期三。”
“那我们要怎么看日历呢?”
熙熙:“先找到日历上的几月,翻到那一面,然后找日期,然后数字对应的日期就是星期几。”
程程:“一个月的总天数要看最后一个数字,有30天,有31天。”
涵涵:“下一个月要上一个月连在一起。4月30日是周二,5月1号是周三。”
分析与感悟:《指南》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的不同意义。”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探索并记录日历中的数字,了解了日历中的数字所代表月份和日期的不同含义,学会了看日历的方法。对于幼儿来说,不仅要知道日历的数字,更加要会认读日历,知道怎么看日历,怎么找日历相应的日期,是星期几。这为幼儿后续的写日期做好铺垫,进一步可以让幼儿有意识到时间的变化。
4. 我会写日期
现在回到课程开始的初衷,要解决幼儿在打卡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设立了两块小黑板。一块用来写毕业倒计时,另一块用来写每天的日期及星期。幼儿通过值日生的安排,每天有两位进行更换,书写,当不知道今天几月几号的时候,他们会拿出来了日历来查询。一开始是由教师引导。
有一天会有幼儿说,今天的倒计时没有更新,我来写一下吧。就算有幼儿早上没有来得及写,也会在休息的时候,主动去写好今天的日期。每天的打卡也在不断继续中,幼儿不仅会注意到时间,更加会注意到日期,看好时间。
分析与感悟:日历的书写不仅仅能帮助幼儿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感受到毕业的来临。也在无形中,引导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意识,激发了个人自我管理意识,会知道这是我的事情,我需要把这件事情完成。有值日生的存在,但当天值日生忘了或者没来等突发情况,其他的小朋友也有乐于助人的心态,愿意帮助其他的小朋友来完成每天的书写。
(一)小小日历我来做
1.第一次绘制
“那我们能不能做一个我们自己的日历啊?”
“当然可以呀。”
小朋友开始了他们第一次的日历的绘制。
看看我们画的日历,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做的是四月份的日历,可是悠悠画了好多好多的格子,一个月画了满了数字还有好多的格子。”
“还有,璇璇的数字和星期写在了一起,没有把他们分开。”
“潇潇的的格子没有对齐,都看不清几月几号了。”
“还有的人把月份也写在了格子里面。”
2. 第二次绘制
“那怎么才能画出对的日历呢?”
思彻:“可以把日历放在旁边,看着日历画”
果果:“我们应该再看看日历,看看他们是怎么排列的。
”王奕:“我觉得要先把月份画出来,画在格子的外面。”
玥玥:“要先知道这个月有多少天,数好格子再画。”
熙熙:“一排有只有七个格子。”
宇欣:“还要写星期,再写数字。”
经过第二次的讨论后的绘制,幼儿都有意识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日历绘制,这次的效果比第一次的好。
分析与感悟:在绘制的过程中,幼儿能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做好一件事,体验数字中的序列感。教师做好支持者的角色,设下开放提问,讨论,提供充足的材料,支持幼儿开展自主游戏。
3. 我的游戏日历
日历做好了,日历里面的格子可以用来做什么?
“可以在格子里面涂上喜欢的颜色。”
“可以画我们每天发生的事情。”
“也可以画一些地方,就表示我今天去这里玩了。”
“那可以画一些好吃的,周末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去吃牛排了,真好吃。”
“那我要画水上乐园,这个星期我和妹妹去水上乐园玩水了。真好玩。”
分析与感悟:日历的记录就在于每天都是不可复制的,以表征的方式引导幼儿记录下每天中的难忘时刻。等本月结束之后,再回头看去每天都是精彩满满的活动。同时这也是每天都要记录,这也利于幼儿坚持品行的培养。
三、感悟与收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于时间的感知常常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开始主要是依靠生理上的变化来感知时间。以后,幼儿会逐渐学习借助于生活经验来感知时间,如去幼儿园的时间就是“早晨”,放学回家的时间就到了“下午”。到了五六岁,孩子开始有意识地借助计时工具(如钟表)来认识时问,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常常以作息时间作为确定时间的依据。因此,有规律的牛活有助于发展他的时间知觉。
这本小小的日历承载着孩子们每一次鲜活动人的时光,让每一个平凡琐碎的日子都值得期待。它记录着孩子对数字含义和数学规律的摸索与发现,包含着孩子对节日的期许与憧憬,蕴藏着对未来日子的计划与期待。在讨论如何使用日历时,孩子们不由的感叹时间的奇妙与宝贵,知道要珍惜时间,懂得为自己制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