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美,美在生长;教师之美,美在课堂。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新课标理念,促进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搭建教师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
2024年6月3日,方紫燕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富含韵味又有趣的语文公开课《杨氏之子》,语文教研组教师到场听课,共赴一场教研。
精彩课堂
本课方老师设计了三个学习板块:读好文、品聪慧、拓聪慧。这三个学习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聚焦语言,读懂人物对话的内容,品味对话中的巧思和应答的有礼。
上课伊始,方老师透过课题来理解题意,扩展对话,学生们运用这种句式明白自己是“某”氏之子/女。
课堂中,在“读好文”环节中,方老师采取“三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好节奏;三读,读懂文意,同时利用指名读、学生练读、伴音乐读、师生互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使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读了一遍又一遍,入情入境地品味文言文的韵味。
在“品聪慧”这个环节中,方老师引导学生批注讨论,关注文中的细节,着重感受“应声答”的思维敏捷和巧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机智幽默,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最后的“拓聪慧”环节中,方老师进行追问“如果来访的客人姓梅,你觉得他会怎样回答?”“来人是柳氏呢?黄氏呢?”学生们在拓展想象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了杨氏子的“甚聪惠”。方老师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做到了语文要素的落实。
精彩评课
课后,方老师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了说课,同时语文组老师积极针对本堂课的教学实施情况展开了研讨,肯定了方老师的教学亮点,并对课堂教学一些细节的处理与改进提出了切实、具体的建议。
老师们认为方老师在导入时创设一个新颖情境,吸引学生兴趣,有效导入了新课内容。在朗读方面,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感受语言的魅力。同时,方老师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即是教研的意义所在。相信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我们深研促优,用心用情托举孩子们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