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课程缘起
课程展开
课程实施
课程反思
课程缘起
一天,早上晨间活动,班上两个小朋友站在一起请旁边的同伴给他们看看,到底谁最高?
齐钥说:“老师,我和张艺萌到底谁高?”
艺萌说:“我觉得我高一些,你矮一些。”
齐钥说:“我的裤子都变短了,我觉得我长高了,我高一些!”
那到底谁最高呢?身高又有哪些秘密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孩子们通过多种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由此,孩子们展开了讨论,开启了“有趣的测量”之旅.....
课程实施
一、关于身高我想知道
皓辰:我要怎样才能知道我有多高呢?
张老师:需要测量,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测量吗?测量就是用尺子量一量长度。
张老师:那么,有哪些测量工具呢?
依宸:我觉得手掌也可以用来测量。
家起:积木可以用来测量。
鑫淼:把椅子垒高可以,也可以用一些盒子。
二、测量小探秘
1.身体里的“尺子”
太神奇了,我们身体上也藏着“尺子”,不信,我们一起来瞧瞧!
用虎口测量我们的的小桌子。
孩子们用自己小小的虎口比对着……
小脚交替测量我能行
2.测量小问题
家起:“我用勾线笔测量我们的桌子,发现不够测量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记录……
林瑞:“那还有别的更快的测量方法吗”?
嘉宸:“我用了很多个积木测量玩具柜太麻烦了,而且怎么测量都不会刚刚好”。
子宸:“我们可以用长一点儿的尺子测量啊!”
3.用尺子怎么量?
依晨:“我观察到尺子上面有数字还有刻度。”
梓潼:“妈妈告诉我尺子上代表1毫米,大格子代表1厘米。
👍🏻测量小技巧
看清“0”刻度,从0开始测量时,尺子和物品要对齐。
课程展开
三、测量小达人
1.测量初体验
孩子们通过搜寻发现,借助积木、盒子、门等物体测量身高并不准确,那到底什么才能准确的量出身高呢?
皓辰:“我觉得可以用刻度尺,上面有数字,会更准确一些。”
霖熹:“我的家里有一本绘本,名字叫做《猜猜蚜虫有多高》。”
通过绘本的分享,让孩子们理解了米、厘米、毫米这些抽象的长度单位,孩子们也对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了初步的理解。
2.测量再次体验
够不着
帮忙抬椅子
成功啦!
3.第三次尝试:测量大行动
孩子们根据已有经验和好朋友商量后,想到了新的方法,发现可以躺在地上画出人体轮廓图,然后用布尺进行测量。在韩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非常兴奋的进行了第三次的测量行动,经过实际科学的测量,发现了身高和体检时测出来的一样。
课程反思
关于测量的故事,未完待续..
孩子们在测量物品过程中,遇到问题愿意动手、动脑寻找答案,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地掌握测量物品的方法。
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能通过分析物品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还在继续,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关于测量,还有许许多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