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讲”出智慧  “题”升思维——海口市英才滨江小学“小老师”的课堂培养课题研究

创建于06-02 阅读314

      为了让学生能够欣赏数学语言的简洁与优美,逐步养成用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的习惯,激发学生自主研究的兴趣,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准确性,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5月30日,我校课题小组开展了“小老师”的培养在课堂有效性的课题研讨。 

      本次课例研讨由课题组二年级数学张薷心老师和谭春旦老师展示《两、三位数减法的笔算(不连续退位)》的同课异构课题。课题组全体成员以及组员师傅共同参加了听课活动。

       

       整节课设计巧妙,即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又兼顾了对“小老师”的培养。

       张薷心老师的新课导入以游戏抢答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充分激活学生以有的知识,课中以学生的观察、发现、思考、讲题为主线,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学生互讲,学生互问的形式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谭春旦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从导入环节到巩固环节,从始至终体现“小老师”的理念,由“小老师”带领复习旧知,发现和探索新知,再到后面巩固所学,充分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补充,突破重难点,学生在互动中充分掌握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堂由“小老师”上台讲解三位数减法竖式计算过程,学生提问、解惑、补充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减法竖式计算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减法计算的算理算法。

      此外,谭老师还加入了生生互讲环节,同桌互相成为“小老师”,互相讲解,加深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对于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达计算的过程,争做“小老师”。

       最后,课题组员点评本节课。首先,课题组成员对张老师的课前导入的新颖表示肯定,对谭老师能将“小老师”贯穿课堂始终给予赞扬,并根据两位老师不同的课堂设计给予建议和改进措施。从课堂的学生表现,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体现了“小老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从不敢说到敢说,从不敢上台到敢上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同时,明确今后的教学中“小老师”的培养在课堂中的意义和作用。

编辑:谭春旦、张薷心

照片:季小丽 、谭春旦、张薷心、张珊珊、梁宇、陈雨

审核:季小丽

阅读 31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