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公益日——走进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用户18809292
创建于06-02
阅读 296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CCF走进中小学”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创办、面向全国中小学的系列公益讲座活动。5月30日,科普活动走进了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向附小二年级全体学生普及信息技术知识,以科技启迪心智,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热爱科学的种子。

       本次讲座由张曼娜老师主持。张老师先介绍了参加活动的嘉宾和领导,他们是:海南师范大学张国强教授、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邱志海副校长、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导处卢叶花主任。

       

       张国强教授是中科院计算机博士,现为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国内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美国授权发明专利2项;目前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委会执行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会执行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业余时间创立公众号“昍爸说数学与计算思维”著有《写给孩子的数学之美》、《给孩子的数学思维课》、《给孩子的计算思维书》等数学与计算思维畅销书,全网销售逾10万册。

活动第一项:邱志海副校长致辞

       科技是祖国富强的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为了提升我们学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我们从小就做一个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好学生。今天我们迎来了由中国计算机协会主办2024年CCF公益日——科普在行动,,在海口站的科普活动。这次科普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接受科学技术的传奇与魅力的机会。今天在座的二年级同学有幸参加了这次科普活动,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张教授的引领下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地去寻找科技的要素,去寻找开启那新奇、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科技大门。去感受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活动第二项:张教授进行主题讲座。

        张国强教授给同学们带来一堂数学之美科普主题讲座《记数一小步,人类一大步》。张教授以一个小游戏开启这场对数学的探索课堂,课堂上,与孩子们一起追溯古老的记数方法,分析加法记数到位值制记数的变化,体会数学思维的美妙,感受远古的智慧。明白在人类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记数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出现的,从看见到计算,虽是数学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一、记数的起源与种类

        人类在早期还没有发明数字的时候,大家是通过结绳和用石子记数,现在我们把它归类叫做加法的计数。

二、历史上的记数

        古时候人们计数的方法各国都不一样。

        古埃及的这种计数法是十进制的,但没有位值制,只是一些符号,写起来非常麻烦。

        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十进制系统,自从发明了算筹这种计算工具以后,中国人的计数系统有了很大的进步。

        古巴比伦的六十进制,其实和中国的技术很像,虽然是六十进制,但是它整个位置是符号的设计,其实用的都是加法。

        阿拉伯数字,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是印度人发明的,那为什么叫做阿拉伯数字呢?是因为阿拉伯人侵占了印度一段时间后,觉得阿拉伯数字很好,就把它传到了西方。

三、古诗中的十进制

      在优美的古诗中也隐藏着十进制。

四、二进制的使用

        二进制,发现者莱布尼茨,是在数学和数字电路中以2为基数的记数系统,这一系统中,通常用两个不同的符号0(代表零)和1(代表一)来表示。数字电子电路中,逻辑门的实现直接应用了二进制,现代的计算机和依赖计算机的设备里都使用二进制。

       在讲座的过程中,张国强教授通过游戏,抢答等互动环节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互动交流和提问环节精彩纷呈,同学们踊跃举手,畅所欲言,与张教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表现突出的的同学还得到了张国强教授撰写的科普图书作为奖励

活动最后一项:合影留念

       学校领导、老师代表和各班学生代表上台与张国强教授合影留念

       科技立则国立,科技强则国强。此次科普活动,不仅给孩子们传递了记数知识,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数的变化,体会数学思维的美,感受到了来自远古的智慧。同时也推动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激发了同学们的科学梦想,将崇尚科学的种子深深地播种在同学们的心中!  


图文编辑:戴越、郑桂妍

审核:卢叶花、庞婧

日期:2024年6月2日

阅读 296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