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在家庭教育--《不要把孩子捆绑在眼前的方寸之间》

℡onLy
创建于06-02
阅读 28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     校:敦煌市幼儿园

班     级:中十班

老     师:蒋老师

编     辑:曹艺僮的家长

对孩子来说我觉得特別可怕的一句话是:你最乖了,妈妈最喜欢你这样的乖孩子。这句话听起来很温柔,但其实背后很恐怖。他的潜台词实际是:你不乖,我就不喜欢你。



  如果孩子们的成长规程没有叛逆的话,我们应该表现的不是高兴,而是担心。因为这说明孩子们躲在我们的雨伞下,没办法走孩子自己的人生。孩子会一直感到不安,一直想满足家人的期待的样子。每天都活在满足别人的期待之中。就像在追逐一条永远到不了的终点线,而作为父母的巍峨哦们会把终点线往后延,我们只能一直追着跑。


  小孩子没什么是非观,很多时候只能靠假装迎合别人的情感。比如父母讲了一件伤心事,孩子明明不知道为什么伤心,但大人难过,也只能跟着难过了。这只是小事,但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孩子:小时候每次跟兄弟吵架,都会被父亲责骂。父亲会叹口气,厌恶地说:「烦死了!」再配合脸色,渐渐的,他下意识压抑住了全部攻击性的情感。就算他说别人好,父亲也会露出厌恶的表情。

         

         孩子内心最大的恐惧就是其实就是"被抛弃",所以格外会看大人的脸色。一来二去,他开始监视器自己的情感,还催眠自己说,家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父亲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时间一长,他忘了如何去感受,因为不管面对什么事,他都会习惯性去想,"如何感受才是对的"。他的情感都是刻意做出来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难免会失去活着的真实感受。他言行举止都很合时宜,但没什么存在感,给人的感觉总是假假的。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期望孩子"乖"的心态其实是我们自身的映射。我们很容易觉得:我的孩子表现好不好,代表我表现好不好;孩子有没有成功,代表我有没有成功;我没有实现的成功与梦想,因为我的孩子也是我,就可以拜托他来帮我实现但其实,对于陷入这个误区的我们,比起"允许孩子去跳脱'乖'的框框",更重要的是"允许我们自己接受一个与我们自己想象不同的图像"。


  学会放手,在心理上塑造一种"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的氛围,才能有机会帮助孩子真正健康成长他应该成长成的样子。而不是成长我们需要他成长成的样子。

阅读 28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