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又是一年端午节,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2024年6月3日上午,太原市杏花岭区胜利西街小学全体师生,隆重举行了以“浓情端午节,弘扬民族魂”为主题的升旗仪式。
伴随雄壮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少先队员们面向国旗肃立,敬上庄重的少先队员礼,并把内心的激动化作嘹亮的国歌声。
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流行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五月五(农历),过端午。”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续齐谐记》、《荆楚岁时记》载,魏晋南北朝后端午节便与纪念屈原结合起来。通过设坛祭拜、游江、龙舟竞渡、粽子寄情、乡里“闹晚”使这种民俗在屈原故里延续至今,形成一种传统。 [1] 2006年5月20日,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申报的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3。
屈原故里端午民俗是中国上古楚文化和端午礼俗等的活态见证,具有人生观、价值观、历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它宣扬和传播了中国文人杰出代表之一的屈原之精神品格和中国文化传统精神,把传统的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人性化和娱乐化,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同时,这一节日民俗还传承了《楚辞》与其他民间文化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今朝吾辈过端午,吟诗抒怀敬先贤。屈原的爱国精神,影响和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屈原不朽的精神,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髓,深深的刻在每位同学的心中;屈原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作为祖国未来的少年,更要继承和发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不懈努力。我们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涵养家国情怀,表达对祖国的忠诚,勠力同心汇聚实现梦想的磅礴力量。希望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名奋发图强的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