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依巴克区丝路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五月芳菲盛    研修意蕴深

——沙依巴克区丝路小学语文1名师工作室活动记

创建于05-31 阅读3050

五月,夏意浅,

树荫浓,

芳菲盛,

研修意蕴深。

    与诗为伴,踏歌而行   

       时光清浅,岁月如歌。唯有古诗文的芳华,沉香流年。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教师古诗词教学的综合素养,打造扎实、高效、灵动的古诗词教学课堂。5月,沙依巴克区丝路小学语文1名师工作室围绕“古诗词教学”专题开展了系列研修活动。

一、聚焦课堂,同研诗词教学

      一诗一词一世界,在“读”中会意,在“思”中悟情,品悠悠古韵,探诗词教学之路。5月7日,在工作室主持人卿红燕老师和马晓琴老师的指导下,三位工作室成员老师参加了沙区“教海无涯,诗词流芳”古诗词课堂教学大赛,呈现了三节独具匠心的古诗教学课堂。

      乌市第22小学的闫星老师执教的是群诗阅读——“古诗中的童真童趣”。闫老师通过回顾《稚子弄冰》、借助《偶作五绝句》《观游鱼》《幼女词》群诗诵读、批读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代童趣诗。整节课她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童趣诗的魅力,还提高了他们鉴赏童趣诗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积累歌咏童真的千古名篇,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乌市第73中学的杨叶老师执教的是《池上》。她用极具鼓励性的语言调动了一年级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理解并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生动有趣的古诗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充分感受童真童趣。

      乌市第120小学的王琪老师执教的是《芙蓉楼送辛渐》。王老师的课堂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情境引读中反复诵读,体会诗人高洁的志向。一次次入情入境的朗读,既向学生呈现了诗中意象,也还原了诗中意境,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古诗,走进诗人,走进诗心,品味诗歌的悠悠古韵,邂逅诗心的纯美至善!

二、专家讲座,赋能提升致远

     深耕课堂促成长,研而有道众行远。为助力工作室全体成员教师增强古诗词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5月12日,工作室全体成员教师认真在线观看了王崧舟老师的讲座—《古诗教学的文化守望》。

     王老师指出,古诗词教学重在意韵,文化的解读,切忌逐字逐句讲解破坏诗意。他强调与其解释这些词不如唤醒这些词,与其唤醒这些词不如唤醒诗句后面的人格心灵。讲座中,王崧舟老师还特别提到了三个问题的思辨——理性为重还是以诗性为重;意思为重还是意象为重;知识为重还是文化为重。最后王崧舟老师对我们提出期望:希望我们为孩子播下文化的种子,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智慧、有大爱的语文老师。

三、畅游诗词,共沐诗海芬芳

     “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与诗词相遇,吟诵千古佳句,共沐诗海芬芳。5月29日上午,工作室第四小组开展了“畅游古诗词”主题分享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一堂,品诗词美韵,赏壮美风光。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浓缩,每一寸河山,都饱含文人默客的诗情画意和浓烈情感。第四小组的成员乌市第47小王梦华老师带领我们《跟着古诗去旅行》,诗人笔下的风光无限,令人神往。西湖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泰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赤壁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扬州是“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他们的诗词,如同一张张精致的明信片,向我们展示了祖国大好河山的无尽魅力。

      有这么一座“山”,历五千年栉风沐雨,沧海桑田,却永远春和景明,生生不息。它,就是繁茂千年的中华诗词。在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中歌曲《上春山》让传统诗词焕然一新,第四小组的成员乌市第73中学杨叶老师带我们一同登上这座藏诗蕴词的“春山”,重温诗词雅颂。杨老师向我们分享了这首歌中隐藏的二十一首诗词,如此一座古朴典雅的春山,如此一座包罗万千的春山,承载了中华儿女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的美韵,让华夏芬芳;诗词教学研究,任重而道远。本次“古诗词”专题系列研修活动,为工作室成员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工作室成员也会继续砥砺前行,用惟以求真的态度,在古诗词研修之旅中奋勇前进!

四、遇见非遗,传承匠心技艺

      纸,是文化传递的纽带。在新疆历史上有一种极其古老的纸张,成为丝绸之路上传递中国元素的一个显著的信号,也成为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载体,它就是用当地的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的,称之为人类纸业“活化石”的──桑皮纸。5月29日下午,工作室全体成员教师参加了非遗体验——桑皮造纸技艺活动。

      活动中,茂老师娓娓道来桑皮纸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让成员老师们了解新疆非遗,认识了桑皮纸。接着在茂老师的讲解下,工作室成员们深入了解,经过捶打、搅拌、抄纸、晾干四个步骤的古法桑皮造纸的技艺。以纸为媒,一路花开,最后工作室成员们自己亲手操作桑皮纸模戳印花,制作了书签和杯垫。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非遗文化研修活动,不仅为成员教师们带来精彩的非遗体验,还让大家深刻感受到非遗的魅力,让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得到普及和传承。

      我们穿越千古江山,让古今诗词唱响时代课堂;我们探究古法桑皮纸,传承百年匠心技艺。纵使传统文化教学路漫漫,但我们相信上下求索能研而致远。轻风起,百花开,撷一片诗意,绽放芳华。让我们携手同行,研思共进!


内容策划:卿红燕 马晓琴

图文编辑:范竹英 杨静雅

内容审核:卿红燕 马晓琴

素材采集:沙依巴克区丝路小学语文1名师工作室

阅读 305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