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深度学习”,促进新课标要求和新课程理念的深入落实,提高教学质量,5月,梁红丽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以“深度学习”为主题的公开课系列活动。本次公开课活动由工作室李俊莲、康小凤、米宁三位老师展示,工作室全体成员和学员参与。
理论学习汲知识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在对“深度学习”的重新认识与进一步学习中,本次活动正式开始,各位教师汇聚一堂,在互助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开启了一次分享、交流、学习的旅程。
课例展示取经验
李俊莲老师教授《一棵小桃树》,从整合单元内容出发,创设“遇见”这个情境话题,串联起本单元所学的五首古诗,并由此引入贾平凹与小桃树的遇见,自然地引入新课题,熟悉的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李老师从感知品读会形象、联系旁批悟情感、蓄力前行明收获三个方面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解读,教给学生品读语言,文本研习的方法——抓最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借助旁批思考,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通意的桥梁,最后通过补充诗句完成对课文思想与情感的领会,以及明确从中所获得的启示。
康小凤老师执教《壶口瀑布》时,以学生为主体,全身心参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化身为小老师,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表达的机会,思考的机会还给学生。自主建构,完成学习任务单问题,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通过游壶口景区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怎样由眼前的景物自然地引发出悠远的思考。引导学生消化并吸收相关的知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
米宁老师作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把课文放置到单元背景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他们自主学习,从游记的角度切入,注重以游踪串联景物的特点,领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思。鉴于本文“别具一格”的构思。设计时从一滴水的叙述视角巧妙的切入,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为落点,通过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活动安排,寻找丽江代表性的景点进行仿写,感悟文章的独特视角。打通学生由掌握游记散文知识过渡到领会语用要点和文字审美能力的壁垒,既实现育人功能,又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各抒己见集智慧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针对三位老师的展示,工作室其他老师也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最后由梁红丽老师作总结发言,她认为三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问题设置都构成一个有层次,有梯度,环环相扣的让学生学习渐渐走向深度的问题链。在连锁问题中,关涉到了字词的品味,情感的体悟,写作的目的,表现手法,人生启迪等诸多方面。当围绕重点和难点,通过提问与对话,详略得当地创设有挑战性的学习单元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反思,形成基于文本与自己经验的恰当的理解,呈现出以重点难点为中心的辐射状,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这次活动,无论是教研的态度,老师们深度挖掘,精益求精,力求打造最完美的课堂;还是教研的内容,深度学习,教师主导,提前规划好整体设计,无一不是教师责任与热爱的体现。以后的教学生涯,相信每一位老师依旧会带着最初的梦想,用情怀用智慧继续做孩子们思想的引领者,灵魂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