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南小学】粽香传情 共建文明——端午节主题活动

爱人李
创建于2020-06-22
阅读 7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2020年6月25日,是农历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节,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葛渔城镇穆南小学开展了以“粽香传情 共建文明”为主题的端午节活动。

       同学们以多种形式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名称、习俗等知识……

端午节的名称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端午节的由来

  活动之初,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吃粽子

赛龙舟🐲

挂艾草🌿

悬钟馗像

佩香囊

编五彩绳

点雄黄酒

  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投汨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可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传承更多的是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深厚的家国情怀。

  同学们还做了有关端午节的手抄报……

  通过本次主题活动,同学们体验到端午节的氛围,同时加深了对端午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培养了孩子们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

阅读 7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