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语
绚烂夏花迎你来
尊敬的文友们:大家好!
春退夏至,我们完成了四月清明的纪念,别了五月的丁香,又迎来了夏花绚烂的六月。在这不凉不热气候怡人的时节,抚顺作协第四文学活动组的微刊——《话端午,赞夏花》又如期与大家见面了!
四组的十几位文友,带着对文字的热爱,带着对文学的痴情,带着对抚顺作协的依恋,以“抱团取暖,以笔为犁”为宗旨,不畏辛劳笃定前行。他们了解社会,深入群众,写出了这一篇篇讴歌雷锋,讴歌煤城,讴歌家乡变化的文学佳作。以飨文友,以壮四组,以谢作协!
如今,“新四军”在刘军组长的带领下,组员们已把文学创作融进自己的生活里,用积极进取的执着和激情,创作着无愧于作协,无愧于人生,无愧与时代的美篇力作。在抚顺作协这个充满活力的大家庭里,快乐创作,完善生命,不辜负作协的期望!
徐宝国 2024年6月1日
端午随想
端午随想
郭洪英
不瞒你说,五月端午这天是我的生日。有人说出生端午节拜神祭祖的日子不好,也有人说端午节是祈福辟邪的好日子。我是家里兄妹最小一个,且只我一个女孩,因母亲生我时属高龄产妇,出现了难产大出血,在生死边缘挣扎了五天,第七天从医院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我抱在怀里,看到我嗷嗷待哺的样子特别心疼。接济喂我几天奶的李妈妈松了一口气,点着我的额头说:“这丫崽子生在端午节这天,命真硬,差点要了你妈的命!”
祸兮福兮?
母亲对我真是偏爱有加,我能吃到哥哥们吃不到的许多好吃的,可以不干家里的脏活累活,特别是过端午节这天, 灿烂的阳光,门头的艾草,飘香的粽子,家人团座在一起。但是,别人吃鸡蛋和粽子是限量的,只有我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是我最期盼的那一天,也是我最幸福快乐的一天。
在我三十岁那年,母亲生病在床 ,卧榻就是十年。这十年,我和母亲居住在一起,她老人家特别开心,每天,用轮椅推她出去散步,饭菜都是她喜欢吃的,她逢人就说,我哪也不去,女儿对我最好。每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也学会了用麻绳碎布做一些石榴和桃,还有小条掃,做好后用五彩线挂在她的床头,缝在她前襟上,桃核缠在她的手腕上,让那五色缠绕的彩线,带给母亲满满的快乐和健康,母亲开心的笑啊,有时候笑着抹起了眼泪,她说:“你是我端午节祈福祈来的天使,你让妈妈的晚年这么幸福快乐!”
时间真快,现在我已经步入老年人行列,从青丝到白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退休在家,闲赋之余,看书写诗旅游拍照,唱歌跳舞等。过端午节已经不再包粽子缝桃子,因为这些可以到市场购买,粽子各种口味皆有,小饰物琳琅满目。我也有天使般的女儿,每逢端午节这天会买给我喜欢的饰物,全家坐在饭店里吃一桌的美味佳肴。
生在端午节这天,没有福兮祸兮之说。我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善良的我们孝顺父母,一定会拥有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让甜蜜和好运,时时包裹着我们。活在当下,活在每一个充满新鲜的日子,时间赐予我们的风霜,我们用岁月酿成了一壶好酒,敬自己,敬人生。
2024年5月15日
求 索
求 索
郭玉华
端午思昔,
屈子悲江!
“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将上下而求索”!
求索是不灭的理想,
是生生不息,斗志昂扬的力量。
在逆境中呐喊,
在荆棘中铿锵,
锲而不舍,义无反顾,
是舍生忘死的求尝。
求索是殉道,
真理的道路且远又长,
不容犹豫和彷徨。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九死一生,百折不饶,
用生命谱写不朽篇章。
求索是激励,
家国情怀,火热衷肠,
坚强信念,心灵崇仰,
肝胆相照,荣辱共享,
血脉相承,国寿无疆
难担当,福开创,众志所向。
求索是堪负大任,
坚忍不拔,风霜永闯,
英勇悲壮,丹心可赏,
与民同乐,国不再殇,
挺起民族铁骨脊梁。
求索归宿?
让山河永春,
与日月同光!
2024年5月17日
春 雨
春 雨
周辉
细雨就这样轻轻地挥洒,
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初春的夜晚.
没有预告,没有挨家挨户通知,
没有春雷,把小虫子从泥土中惊醒;
也没有疾风,把新发的嫩叶裁剪。
雨丝细密,甚至没有激起泥土的清香。
这春雨过于温柔、羞怯,
只轻轻亲吻了大地的表层,
没能给万物带来透彻的滋润。
这雨也落在城郊的林地间吗?
我们栽下的树苗还好吗,
它们多么柔嫩、细小,
虽然地处山林,却也饱受尘世喧嚣的侵扰。
这细微的雨,
又能给它们带来多少滋润?
这些幼苗就像它们的培植者,
将会历经风雨,逐渐长大,
但不求能成什么栋梁之才,
也不求能为世界制造多少氧气,
惟愿它们能健康地活着,活着,
成就一小片森林,为小鸟
提供一方栖息之所。这样,
在另一个月隐星稀的夜晚,
它们的枝柯将伸向天空,
等待另一场春雨的降临
2024年5月5日
端午节拾趣
端午节拾趣
宫巧鹏
又是阳光灿烂,又是南风煦暖,这是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开始,天蓝得沁人灵魂,叶绿得泛光滴翠,传统节日端午节翩翩而至。
我总是忘不掉记忆深处那些有关端午节的专属快乐。故乡的端午节最有意思,小时候节日那天我会早早起来,扯掉捂在手指上的叶子,每个指甲甚至手指肚都被芨芨草染得通红,系好五彩线,就跑去河边用河水洗脸。老人们说用端午节那天的河水洗脸眼睛明亮。之后的顶鸡蛋是节日里的重头戏。有一年同学们相约都带鸡蛋到学校比赛,班长的鸡蛋个头不大,却威猛无比,整个初一年级的鸡蛋都被它顶碎了,得了冠军的班长相当宝贝他的鸡蛋,谁都不给看,中午放学时,我看到他骑着自行车一拐弯,冠军鸡蛋就从衣兜里滑落下来,骄傲了一头午的鸡蛋就此“香消玉殒”。班长懊恼又忿忿的表情我记到三十多年后的现在,童真的笑声也一直在心底回荡,仿若还是当年的顽皮少年,每忆及此,笑容满面。
还记得上大一那一年的端午节,也是一大早,我和好朋友就跟宿管阿姨求情,放我俩早早出门,跟门外等候的两个男同学汇合,四人一路说说笑笑,跑去爬山,笑声里带着点逃出牢笼的自由气息,那天吃了什么,玩了什么,说了什么统统记不住了,能记住的只有那天明亮的阳光和不需掩饰的快乐,青春飞扬,意气风发。
工作结婚后,对于端午节这样的节日仿佛少了一点向往,日子按部就班,但每年都会收到大舅妈特意包的粽子和她自己混好的五彩线,小猴子,篦子……这份礼物让成年的我感受到了被人惦记的情意和一点长辈对孩子的宠溺的幸福。
端午节是一卷乡愁,节日这天,离开故乡的人们因为活色生香的回忆而与故乡无比亲近,与故乡相关的一切伴着粽香都鲜活起来;端午节是一杯岁月的陈酿,醉了青春梦中人,醉了笑语嫣然踏歌而行的年华;端午节更是情意深沉的爱的颂歌,因为所有的爱都经得起四季轮回,放逐岁月步履匆匆间,所有的情感都历久弥新,永存心间,并让我们能带着一份份爱去扛过苦难,逐鹿而上,携梦前行!
2024年5月28日
槐花香,端午至
槐花香,端午至
孙常师
初夏时节,开花的植物很多,可我却不怎么在意,但我看到漫山遍野的槐花盛开时,就知道端午节又到了。
说起端午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时候上山采艾蒿,因为父母早起做豆腐的缘故,家里上山采艾蒿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凌晨三四点钟,在做豆腐的父母就把我叫醒了,然后,我跟着邻居家的大人们一起上山了。起初,我还不认识艾蒿,只能等大人们采了一些后,我拿起几根当样品,端详差不多了,便跟他们钻进茂密的林草中。如果幸运的话,一会儿功夫就能采到一捆。最后,穿着被露水打湿的衣服,抱着采来的艾蒿,兴高采烈的往家赶。如果路过河边,还要用河水洗洗脸。因为,以民俗,艾蒿要在太阳升起前,插在自家的门楣上。
如今端午节,我基本是在城里过,所以也不起早采艾蒿了,清早到市场买一小捆就行了,然后,我已提前给家人准备好了五彩线,彩线轻缠红玉臂上象征着幸福安康。再把粽子和鸡蛋煮好,于是一桌美食就准备好了。
去年,端午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我回到老家,刚到村口,便被浓郁的槐香气裹住了,你走哪,它跟哪,如影随形,一时间,觉得整个人都被熏染得芳香四溢。于是,感慨道:家乡的槐花真香啊!
这儿的槐树常指刺槐,前几天看到了一首百年前的小诗: “忆昔槐花放,长堤闹不禁。提蓝钩白玉,呼伴拔青针”,不觉会心一笑。尽管隔了百年之久,但诗中的场景与情感,和我们现代人之间,竟没有一丝的视觉屏障!
在乡下的田间地头、沟边崖上,槐树的身影随处可见,不劳人来浇水、施肥、剪枝,它的生长全凭顽强的生命力。且不择地势,越是贫瘠的土地,反而长得越繁茂。初夏时节,人们馋着的槐花终于开了,花色乳白,串串珠玉般挂满了枝头。
估计现在有很多人还会吃槐花。想到用野菜加工的食品,我最怀念的还是母亲烙的槐花饼。母亲将采来的、未开的槐花苞清洗干净,用盐杀出水,拌上少许的面粉、花椒面等调料,摊开,撂在刷了油的浅底锅里。烙至两面金黄就出锅了。热腾腾的槐花饼烫得手疼,可小孩子不管那么多呀,用两手倒来倒去,忙不迭地往嘴里送,咂巴咂巴嘴,方才觉得香喷喷的味道在舌尖漾着,一会就把小肚子填饱了。
成家后我也曾如法炮制烙过两回槐花饼,却怎么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问了母亲,原由一语道破: 槐花吃大油(猪油)呢,用素油(植物油)烙咋行?哈哈,烙槐花饼的学问还真不少呢,我可又学了一招。
在物质生活丰裕的今天,营养又美味的槐花,已被人们当作餐桌上的绿食,不是稀罕物了。可在过去的灾荒年,像槐花这样的时令野味儿,那可是续命的宝贝。母亲就是靠着她的精打细算和巧思慧心,用少许的陈粮和辛苦采摘来的槐花,让全家人免于饥肠辘辘,度过了青黄不接的暮春初夏时光。
端午节前后的天气是我比较喜欢的,穿半袖不觉得凉,穿长袖也不觉得热。这个时候约了三五好友去郊外爬山撸槐花,不只为吃,更是体验和回忆。看着一棵棵挺拔不屈,花开满枝头的槐树,有人突发奇想: “你们说,我们抚顺人像不像这槐树?槐树,越长越旺,愈挫愈勇……”
这话着实不虚。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我们抚顺有着辉煌的过去,可近些年因资源枯竭等诸多因素,我们原有的优势产业已逐步被淘汰。建国初期,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现在早已岌岌可危,夹在沈阳经济圈或者说东北经济圈之间的抚顺,成了资源枯竭的困难地。
抚顺很难,但抚顺一直在努力。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政府也抢抓住一些机会寻找新突破口。有人说,抚顺美食是用热情、善良、真诚、坦荡腌制的,咬一口满满的人情味儿,岂不知这正是这座城市多年来上上下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深耕细作笃行致远精心打造的结果。我深信不远将来,抚顺一定会像淄博、梅河口那样再“火”一次,凭借着抚顺人的诚信良善与务实肯干,我的家乡一定会走得很远很远!小康富足……!
我不知道抚顺有没有所谓的市树、市花,不妨考虑一下槐树、槐花……。
“想啥呢?还不快撸槐花!” 好友的提醒让我从飞扬着的思绪中醒过神来。微风拂过,拔弄着枝头上的槐花,如一串串风铃,叮当作响,仿佛是一曲曲悦耳动听的旋律和散发着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馨。
今年端午节,我除了要扎五彩绳、包粽子、吃鸡蛋,还要尝试继续做槐花饼!
2024年5月29日
母亲的回忆
母亲的回忆
富娟
窗外,雨淅淅沥沥的下着,雨点带着节奏滴滴哒哒敲击着窗上玻璃,也敲击着我内心最软的痛处。伤感的我走到窗前,看着模糊的窗外,朦胧中仿佛看见妈妈向我款款走来,可我喊不应,抱不着。思念母亲的痛啊难挥难解......!
光阴荏苒,时间飞逝!不觉间妈妈离开我们已一百多天了。母亲是因年老体衰,无法吞咽食物无疾终老的。在妈妈离开的这些日子里,我记不清多少回梦里——我们母女才能相见。可每次都是哭喊着醒来,即使我已醒了还是瞪大双眼,在午夜里、在妈妈曾住过的屋子拼命的搜寻着!但始终没有妈妈。无奈只好流着泪重又躺下,想继续在梦中再和妈妈相见,这时发现枕巾己湿透了一片!随之,辗转反侧难再入眠!思想里满是妈妈的影子。横七竖八点点滴滴的记忆碎片收拢起来,妈妈又清晰完整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的妈妈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有中国妇女诸多的优点。她性情温和,为人谦逊善良!她一生敬老育幼夫唱妇随,她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在大半生物质匮乏、生活艰困的日子里,妈妈始终含辛茹苦地操持着家。她生活节俭,治家有方,因为她的精明,家里日子过得祥和温馨,温饱可存。她身高只有1.50米,圆脸、眼睛稍大属旺夫相,她无论苦累每天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她身体微胖,但体质非常地好,好到令儿女和左右邻都羡慕的程度。她生前到八十五岁都没因病扎过针、吃过药,身体无疾无病。即使八十多岁高龄还总是喝冰水。我们曾非常羡慕地对母亲说:“妈妈,你这辈子是积德行善修来的好身板呀!”母亲却总是微笑着说:“我没有夸的那么好是不敢生病啊!病了就干不了活了,老人和你们孩子谁给我伺候呀!你爸工作忙指望不上,我不干活家就撂荒了!”直到母亲离世我才悟出: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只是母亲即使生病,为了上老下小不受艰难,她是不说咬牙挺着的罢了!父母一生养育我们兄妹六人,在记忆里,我们没有挨饿受冻,破衣漏体,不管衣服旧到什么程度,母亲总是缝补齐整,浆洗干净。人们都夸母亲能干、女功真好。
自我记事起,母亲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把孩子的衣裤烤暖和,把潮湿的鞋子烤干,再做早饭,把我们兄妹的饭盒装好,从没有耽误过我们上学。然后,还把做好的饭菜端给我的爷爷奶奶。晚上母亲总是挑灯为我们缝补衣裳,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那个年代抚养六个孩子,艰难困苦可想而知!但因为母亲的精明能干,我们没有感到生活怎样艰苦。
母亲只有小学文化,可对我们做人处事却教育有方。她常告诫我们:“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要好学上劲,做自食其力,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正是母亲的谆谆教导,我们兄妹六人都成家立业,没有人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
在我的记忆中爸爸妈妈非常恩爱情感深厚,我从小到大没听见爸妈争吵过。他们从小就疼我们,爱我们,宠我们。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从未打骂过我们,既使我们犯了错误,母亲也是和风细雨的教育我们。成长中我们得到了父母细心的呵护,辛勤的培养。我们就是在这样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成人的,如今我们每个人都身心健康,兄妹间团结友爱。当下有一句话说的好:“幸福的家庭不是你有多少豪车; 住着多大的别墅;家里面有多少存款;而是每天都能听到从屋子里传出来的笑声”。我想:这就是母亲的不平凡之处!
母亲十八岁与父亲结婚,相濡以沫四十年,养育我们六个儿女。我的父亲十四岁参加革命转业后在公安战线上工作。在早年他们都是骑自行车下去办案,有时甚至几个月不回家,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母亲一个弱女子的肩上,而她却毫无怨言,她很支持爸爸的工作。那时,父亲无论工作多晚多累,只要下班早一些他都会把我们姐妹叫到他的身边教我们唱歌,给我们讲故事。妈妈则在一旁给我们挨个剪指甲。而后一边织着毛衣一边微笑着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们嘻戏玩耍。父母亲的爱像轻轻的风,像春夜里的雨,在无声中滋润着我们,哺育着我们,使我们在爱的怀抱中幸福健康的成长。父母把他们的爱传递给我们,如今我们又把这种爱传递给我们的儿女……。
父亲因病离世多年,可母亲一直都不能忘记父亲,常常向我们念叨她和父亲从前的那些事。记得母亲在弥留之际曾握着我的手说:“我要去找你爸爸去了。”我哽咽的哄骗她说:“你别去了,我爸在那边己经找老伴了,他不再要你了!”母亲听后微笑着非常自信地摇了摇头!
妈妈!虽然您已离我们而去,但是我们相信在山水之间,在苍穹之上,您依然会默默地注视着我们,牵挂着我们,护佑着我们,您给我们慈爱的养育是汪洋,而我们回报您的只是滴水溪流,我们深深的愧疚着!因为我们无以报答母亲的深恩了!我们唯有很好的生活,加倍努力的工作,养育好儿女,做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来告慰我们亲爱的妈妈!
花有重开日,母无再回时。亲爱的妈妈!若有来世,我还做您的女儿!用我的“寸草心,”回报您的“三春晖!”
亲爱的妈妈,我想您!
2022年9月12日
追忆端午 扬帆未来
追忆端午 扬帆未来
李 厦
端午节是诸多中国传统节日中,一颗璀璨明珠,有着厚重的故事积淀,放射着耀眼的历史文化光芒。每逢这个节日,我总会被一种特殊的情愫所牵绊,追溯历史,回忆欢乐,展望美好的未来,总是我的感望!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挂起鲜艳的五彩纸鹤和香囊,家里的长辈们会亲自包粽子,插艾蒿传授我们纪念屈原等古老的文化的渊源。我总是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那意味着可以和亲人们一起度过一个充满端午气氛的节日。
每到端午节这天,我便会早早地醒来。清晨,阳光刚透过玻璃洒进屋内,这时就能闻到空气中飘散着的粽叶糯米的香气。我睡眼惺忪地跑到厨房,看到爸爸妈妈在忙碌着包粽子、煮鸡蛋。只见他们熟练地将事先准备好的粽叶铺开,将浸泡好的糯米、肉馅和各种香料混包在一起,然后用细线扎紧。我经常捣乱似的帮他们系绳,但心里还是惦记蒸锅里飘出香味的粽子。
接着,全家人就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各种美食。粽子是当然是主打,还有五仁糖、艾叶鸭蛋、红皮鸡蛋、糖蒜、香菇等等。大家在一起品尝美食。我们小孩玩着顶鸡蛋,尽享着节日的快乐和幸福。我喜欢看爸爸妈妈忙碌的微笑,感受着父母的慈爱和温暖,这也是我童年对端午节最美好的记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时尚,现在的端午节庆祝的方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如今,人们除在保留历史性的庄重外,更注重健康。以粽子为例:现在,端午节粽子的种类繁多,味道多种多样,出现了有创意的巧克力粽、水果粽、咖喱粽等。在端午节,我都会刻意品尝不同味道的粽子,味蕾在追逐新奇中大胆的去冒险。
除了美食,端午节还有激烈热闹的龙舟大赛。龙舟赛在家乡的浑河上角逐。桨手们众志成城,乘风破浪奋力向前。观众们在岸边欢呼加油,整个场面弥漫着激情和欢乐。每次看龙舟比赛,我都会被那种团结、拼搏的精神所感染,心中涌动着一股‘敢教日月换新天’冲冠豪情。
端午节是一个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也是中华民族展望未来的加油站。在当今社会,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更需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寻找血缘根脉。端午节这个文化符号,代表着团结勇敢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他为了楚国不亡而屡谏不纳,在郢都被秦军攻破国灭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一带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殉国,便演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在屈原的精髓的感召下,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以屈原为榜样,前赴后继。终使华夏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
今后,我们将端午节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下去,让人人都了解和珍视这个节日。我会将这个节日的历史故事讲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继续更好地包好端午节粽子,把端午龙舟赛的更快,让端午节在他们的身上迸发出激越的力量,赋予节日向上的正能量。通过端午节这个窗口,让孩子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未来,让端午节精神,在他们的身上发扬光大。
无论时光如何演变,追缅先贤,激励来者。端午节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将永远被传颂,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2024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