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六十七军坦克团高炮连老战友(合肥)联谊会(四)--1

创意空间(张锡鑫)
创建于2024-05-31
阅读 18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战友联谊会信息(四)

根据活动安排,5月25日8时,与会战友和亲属,分乘两台车,按预定时间直达桐城市“六尺巷”景区。

正赶上星期六,战友们一下车,就被“六尺巷”满满的人气所吸引,“六尺巷”不宽也不长,但“六尺巷”的故事,千古流传: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西南,全长100多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刻有“礼让”二字。

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拟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张英宰相知情即批书“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邻家见状,亦让三尺,六尺巷遂以为名。后“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尽管天气闷热,但大家在参观后都觉得值得一看,景区虽小但意义较大,此乃“和谐”典范。

看过六尺巷,拍照留纪念。接着就被安排品桐城特色美食“大关水碗”。初不知,后一尝,真叫一个绝,特色美食,名不虚传(央视曾报道)。

大关水碗,全国独此饮食菜系之名。传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大关,作客一茶馆。店家见原料太少,竟以汤水凑之。帝食,鲜美醇香,问店家此乃何羹名,店家随口应之“水碗”。帝问此何地,答曰:大关。帝边品尝边赞叹道:“此美味佳肴乃‘大关水碗’也”。后发扬光大,精工细作,更加可口。“大关水碗”有顺汤顺水、吉祥如意之意,民俗中就有了“无水碗不成席”的说法,大关水碗源远流长,现已形成一种饮食习惯的文化特色。

高炮连安徽藉战友均来自桐城,说起桐城文化滔滔不绝,因为篇幅,此处省略1万字。

下午,战友一行参观了著名的“三河古镇”景区,晚上在三河镇老字号店“天然楼”品尝了巢湖特色菜“面鱼”,徽菜代表作“臭桂鱼”、和“三河米饺”后,沿环巢湖大道一路欢歌笑语返酒店休息,早出晚归的一天,累并快乐着。             

                           高云飞

阅读 18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