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夏之美,在于积蓄与赋能;
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2024年5月30日,“广东省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结对县区人员来深交流项目——海丰县教研员与骨干教师培训”迎来了它的第四天。这一天,由深圳市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的两位杰出教育家雷斌老师和熊华老师,带来了他们精心准备的课程分享。这不仅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场培训中,每一位参与的教育工作者都满怀渴望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如同干渴的旅人终于找到了甘泉,滋润着心灵;智慧的火花在他们心中点燃,照亮指引学生前行的道路。
教学的关键技术——教学五指山
雷斌老师是深圳市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资深教育专家,担任名师成长与课程开发的重要角色,他在教育界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广泛的影响力,尤其在教师培训和课程创新方面表现卓越。
伴着优美的歌声和响亮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问候声,雷老师为在座各位参训老师带来了以《教学的关键技术——教学五指山》为主题的培训课程。在课程一开始,雷老师就强调教师“不做知识搬运工,要对知识精加工”,介绍了教师的四种类型,引出教学与教师学历、研究能力无关,而是一门要求极高的专业技术,并以多样化的活动与幽默风趣的语言将这门专业技术所包括的五个方面“关系、意义、吸引、联系与群体”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雷老师强调这门专业技术的五个方面就像我们的五根手指一样,共同作用才能成为实现教育教学实践的强有力抓手,缺一不可。
雷斌老师为大家带来的课程非常精彩有趣,以“五指山”为主题讲到在教学中每一位老师需要关注的内容,引人入胜,受益匪浅!课程过程中更是经典名言频出——“倡导拇指精神,反对食指教育”、“盐要溶于汤汁,知识要融于情景”、“在课堂教学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间的联系”……这些话一句比一句更经典,映入脑海,回味无穷!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雷斌教授以涓涓絮语将总结的宝贵教学技术传授给我们,今后我们会积极将这些法宝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自我专业技能的提升,更为祖国之未来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质询精神的新人才!
新课改就三个字:做中学
熊华老师是深圳市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资深教研员,专注于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研究与创新,她在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积极推动教学改革,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兴趣。
熊华老师的《新课改就三个字:做中学》主题课程为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育启示和实践指导。课程以热身小活动“回到学生时代,模拟美术课堂”作为开篇,不仅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也为后续的讲解营造了愉悦的氛围。熊华老师首先介绍了“做中学”的“做”是“做什么”和“怎么做”,“学”是“习得知识”和“积淀素养”。接下来,熊华老师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理解与实践“做中学”:1.课程方案中的做中学;2.课标中的做中学;3.项目式学习简介;4.微项目式学习简介;5.做中学—以学定考—做中考。
在整个课程中,熊华老师还特别强调了我们要像本学科专家以及专业工作者一样来思考,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作的能力为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整个课程中,熊老师始终贯彻这一教育哲学,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做中学”的实践方法,更深入地分享了她对此命题的独到见解和资料收集的技巧。这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新课标下教学与考试的新方向,更为我们日后面对其他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工具。
课程尾声,熊老师的话“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如同点睛之笔,激励我们在教育道路上不断前行。我们坚信,来自不同县区的教师们都能从熊老师的课程分享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成长为善于思考、勇于行动的研究型教师。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以熊老师为榜样,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非常感谢深圳市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各位专家为所有参研教师带来的精彩课程,我们相信所有参与研修的老师将把各位专家的课程铭记于心,实践于行,深耕教育研究之路,塑造自身的教育气质,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奋力前行。我们唯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才能不断挖掘潜力,超越自我。
山一程,水一程。
心向教育那畔行。
积蕴至深,方可厚积薄发;
步履不停,热爱绵长不止。
撰稿:第四组
学员:
徐粤敏(海丰县陆安高级中学)
黄巧芬(海丰县云岭实验学校)
李丽华(海丰县彭湃中学)
刘雪艳(海丰县红城中学)
陈利嘉(海丰县红城中学)
叶宇斌(海丰县彭湃中学)
本次参加培训班海丰县班委:
班长:叶宇斌
副班长:周胜茂 宫雪
小组组长:一组 张烈熏
二组 刘欣欣
三组 邹键娴
四组 徐粤敏
五组 周财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