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哪?”“去尚德集市逛逛!”
“咱们院子的的小乐集市活动办得太好了,吃的喝的玩的都有,还有各类服务,义诊、文娱、托育……我再也不愁周末带孙子去哪儿玩了。”交大二附院居民张爷爷参加了集市后笑着说道。
为拓宽社区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西一路街道积极推进嵌入式服务落地落实,结合“一居一品”,巧妙利用小区内的“金角银边”,在社区院落、居民楼下、活动小广场举办共享幸福池、公益集市等活动,合理划分不同的区域,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社区小事”。辖区企业、社会组织、志愿团队等多元主体也齐上阵,实现精准化服务,聚焦“一老一小”助老、扶幼、志愿服务等多种模式齐发力。将群众所需摆到居民的“楼底下”,将便民服务“打包”送到居民的“家门口”,将温情关爱融入居民的心坎里,让社区服务的闭环更大更圆。通过邻里小集市,嵌入大服务,让社区变得更有烟火气。
一、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嵌入服务
居民最缺的是什么?每个社区的答案都不一样,各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居民议事等形式,收集群众实际需求、活动设计、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建议意见,主动回应及时记录民意诉求,对反映的实际问题,分类梳理汇总建立台账。
西三路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十件实事清单,明确责任、细化落实,买菜、理发、磨刀、问诊、咨询,旧物循环等平日里的小“问题”在尚德睦邻集市里得到了一站式解决。
新民社区为解决辖区居民看病、就业需求,联合西安中大耳鼻喉医院、西安市中顺家政、黄飞鸿热灸理疗馆、西安登贵堂中医,中诺口腔、西安市新城区馨乐阳光家园每月开展“爱心15”志愿服务集市活动。
广场社区共享幸福池活动根据菜市坑等院落情况特别设置消防安全宣传展位,同德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在院落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手把手进行指导和纠正,并结合常见的家庭火灾案例讲解灭火毯的使用方法。
这些集市摊位不再是单一、固定的售卖模式,而是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组合,真正做到了“量身定制”,不仅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也提升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坚持因地制宜,提升服务效能
同一个社区中,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等群体的需求不同,为兼顾不同群体,社区按照年龄层次、文娱需求、家政便民、社区助餐等进行精准分类,对标对表服务设施,按照“居民需要什么,社区补什么”的原则,坚持“一社区一方案”,重点优先嵌入“一老一小”服务、社区助餐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
兴乐社区“你好小乐”为帮老年人实现家门口磨菜刀、清洗油烟机,小修小补等服务,持续推进乐修匠进院落服务,联合社区合伙人陕西空手道协会开展“尚善学苑”—公益体育课堂,吸引了众多少年儿童。
尚朴社区在空间、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便民服务大厅白天是办事服务一线,一米工坊集市,中午是老年餐厅等候区、傍晚可以是英语角、咖啡吧,晚上又变成瑜伽课堂、夜校活动区,切实通过综合设置、复合利用、错时使用。实现“一举多得”“众口能调”,对不同群体的诉求全部有所回应。
三、坚持共建共治,实现多元共享
西一路街道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和驻地单位的资源整合优势,围绕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健康服务、文化休闲等主题场景,依托社区集市,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深度融入社区日常生活,将日用品摆到群众的“楼底下”,便民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关爱融到群众的“心坎里”,主打一个方便,突出一个共享。
兴盛社区在院落网格站分散办公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办公桌搬到院落,社区民警、律师、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医生和社区网格员共同参与,使“零距离”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成为现实,“移动办公桌”变“等群众上门”为“送服务上门”。
西三路社区旧物循环主题尚德睦邻集市全部由社区能人、居民发起组织,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深受群众欢迎。
红会社区暖心便民公益集市下一步计划把妇女俱乐部制作的手工艺品展出售卖,调动俱乐部成员参与活动积极性。
兴乐“社企手拉手 同心向未来”社区合伙人项目集合社区爱心企业商户、社会组织、居民代表参与集市,以“公益+低偿+市场”的方式为居民提供更专业化、品质化的社区嵌入式服务。
下一步,西一路街道将持续聚焦“一老一小”,嵌入服务,连接民心,把更多普惠的优质服务“嵌”到老百姓的心坎上。通过集市活动送服务,拿出“绣花”功夫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