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华文化瑰宝,领略千年古都韵味

——研学活动纪实

张小敬
创建于05-30
阅读 3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当书本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微风轻拂,阳光正好,鄢陵县初级中学七年级全体师生走出校园,以年级为单位,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开展了“探寻中华文化瑰宝  领略千年古都韵味”研学活动。

2024年5月28日,县中七年级全体学生和教师走进古都洛阳,感受洛阳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在临行前,陈书记一再叮嘱学生们,研学在外要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欢快的步伐,踏上了这次研学之旅。

       利用路途上的时间,同学们在大巴车上互相交流此次研学的期待,欢声笑语中,各支队伍陆续到达了研学基地。

      上午9点左右,同学们到达了研学基地,整齐有序的前往第一站洛邑古城。在标志性建筑前,每个班级的同学们都欣喜合影留念。

      洛邑古城位于洛阳市老城区,是一个国家AAA级景区,总规划面积达到1360亩。学生在这里可以看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文峰塔、河南府文庙、妥灵宫、四眼井和金元古城墙遗址等。

    

       县中学子穿梭于洛邑古城内部,在古代建筑之间观看各个建筑特点,体验将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园区内文峰塔、妥灵宫、四眼井号等保护遗址为节点、以新潭、护城河水系为纽带,以点带线、以线连片、由片扩面,使古典与现代有机结合,让老建筑与新建筑不被割裂作为整体目标,既体现洛邑古城传统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气息,园区内科学划分各功能区域,将千年古城的风采集中展现。

        在这里,县中学子深入了解了中国古都的文化,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拓宽了学科知识领域,达到了良好的研学效果。

      午饭结束,同学们稍作休整,来到了第二站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这里拥有着秀丽的山色,汇聚着十万尊佛的佛缘,充满着历史与文化的气息。

      随着导游的引导,县中学子们踏入了龙门石窟,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最开始的时代。在游览中,学生们开始了解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宋朝等,前后长达400余年,形成了南北长1.3公里、拥有窟龛2345座、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块的石窟遗存。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仅是旁观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认真倾听导游讲解,仔细观看每一处的佛像,不时发出赞叹和疑问。

       密密麻麻的石窟造像好似整齐排列的蜂巢,清风拂过时,松涛声声,像是听到回荡千年的读经之音。

      县中学子在参观中,得知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宗教、建筑、书法、舞蹈、服饰、美术等方面的实物史料,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时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研学中,龙门石窟之行让县中学子们感受到了,龙门石窟作为洛阳魏唐盛世唯一留存于地面上的辉煌,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解,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真的体验在脚下。书本的知识只有走进生活才能变得更加鲜活有趣。天地万物,都是孩子们学习的课堂,去看、去听、去闻、去触、去学、去尝试、去探索……在丰富多样的研学活动中,孩子们收获了快乐和知识,感受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心若向阳,便藏着光!

      本次县中研学活动圆满落幕,是终章,亦是序曲。愿县中学子们继续扎根,向上生长,奋斗底色致青春,勉励前行向未来!

阅读 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