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俗称中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脑卒中指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产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是大脑细胞和组织坏死的一种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寒冷季节发病率更高。
脑卒中的常见症状?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患者发病前可能会出现短暂性的肢体无力;也可能在没有症状的前提下突然发生脑梗塞然后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单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
出血性脑卒中:症状突发,多在活动中起病,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如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送医就诊。
病例分享:
患者李某某,于 2023年 12月11 日被家属发现在家中昏厥,伴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失语,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抽搐,在家未进行治疗,遂就诊于高平市中医医院,经门诊收住心脑血管病科,入院症见:患者神志不清,呈昏迷状态,GCS 评分 E1V1M5,入院颅脑 CT 提示右额顶颞叶脑出血,出血量约 50ml。12月11日 晚在全麻下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术中抽取血性液约 40ml,术后第二天患者神志转清,神志烦躁,GCS 评分:E3V4M6,并予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病情控制稳定,仍遗留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症状。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就诊于高平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进行相关的康复治疗。
患者存在问题:
1.左上肢肌力0级,肌张力降低,未见肌肉收缩;
2.左下肢肌力1级,肌张力降低,仅可见肌肉收缩;穿衣、吃饭、洗漱等需要帮忙完成,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下降;
3.左侧偏身忽视。
治疗方案:传统的中医针灸历史悠久,在治疗中风偏瘫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并能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给予不同的针灸治疗方案,还可加用电针、艾灸等多种方法,以起到醒脑开窍、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作用,对于中风患者的肢体活动障碍、认知障碍、吞咽障碍均具有治疗作用。
对于偏瘫肢体需给予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的综合训练治疗,运动疗法是指维持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和耐力,增强平衡功能、协调功能,恢复步行能力以及增强心肺功能等运动训练。作业疗法是从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休闲游戏以及社会交往等活动中,选择和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使患者在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功能尽可能恢复到最佳水平,可应用生活辅助器,如粗柄的勺子、戴套圈的筷子、有吸盘固定的碗和盘、四脚手杖和助行器等,以训练患者完成吃饭、个人卫生、穿衣、移动、洗澡、上厕所等活动。
脑部低频磁疗治疗仪能够扩张脑血管并有促进血液循环和建立侧支循环的作用;对于损伤的脑细胞可起到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其修复能力的作用;也能够干扰和抑制异常脑电、脑磁的发生和传播。其是通过对小脑顶核进行电刺激的方式来达到扩张大脑血管,改善脑部微循环的目的。
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是通过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 (NMES)刺激神经肌肉持续有节律地收缩,使肌肉主动泵血提高上下肢静脉、动脉和微循环血运。同时NMES具有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可与肝素产生协同作用,且不影响使用者的血压和心率。电刺激可以使神经纤维产生兴奋,且兴奋可传至所支配的肌肉,从而引起肌肉的收缩,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所兴奋的是神经而非肌肉,当肌肉失神经支配时,电刺激才会直接兴奋肌肉。
四肢联动是一款联动训练模式,只要训练者一个肢体可以运动,就可以带动其他患病的肢体进行运动,从而真正实现了零肌力患者自制控制运动进而进行全身肢体康复训练。其有多种作用,上下肢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和有氧运动,提高患者的肢体力量和活动度以及脏腑功能。其运动模式能有效促进肢体主动运动的出现、本体感觉的恢复、并可有效预防痉挛的发生。
电动直立床主要是针对长期卧床患者通过调整倾斜角度使被缚于其上的患者产生自身重力作用,帮助患者完成仰卧位到站立位,重心从低到高的过渡,使患者充分适应立位状态,提高躯干和下肢的负重能力,增强颈、胸、腰及骨盆在立位状态下的控制能力,为将来的自主立位及平衡的保持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4月余的康复治疗,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利症状较之前改善,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2+级,双眼球向右侧凝视症状明显改善,情绪较之前明显稳定,可独立完成吃饭、洗漱等部分日常活动,可在辅助下站立。
总之,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中风后6个月尤其是3个月内是康复的最佳时间段,采用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让偏瘫患者重获生活能力,回归正常生活。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偏瘫患者的康复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针灸康复科简介
科室目前有专业技术人员19名,其中医师7名(包括康复副主任医师1名,中医主治医师3名,中医住院医师3名),康复治疗师6名,按摩师1名,护士4名(包括主管护师1名,护师1名,护士2名)。学历情况:研究生1名,本科生9名。
科室主体分传统康复区,现代康复区两个大单元,并设立理疗室、运动治疗区(FT)以及灸疗区等特色治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