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看待抑郁和燥郁这种心境障碍?

北方
创建于05-30
阅读 21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本文章摘自公众号“解郁之星”】


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体验,自己感觉心情持续低落,身体不舒服,食欲下降,失眠等情况,但是化验单却多是正常的指标。临床上中医经常遇到此类患者,那么中医是如何看待这种情况的呢?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 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 思维迟缓、 言语动作减少、 并伴随有食欲降低、 性欲减退、 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

中医学并没有抑郁症的病名, 但根据西医学有关抑郁症的定义和有关中医郁证的诊断标准,以及临床中抑郁症的症状等, 不难发现多散见于如郁证、 百合病、 脏躁、 癫证、 奔豚气以及梅核气等疾病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医的郁证与抑郁症不能混为一谈。


比较为大家所熟知的《金匮要略 · 百合狐惑阴阳毒脉证并治第三》 提到百合病的症状 “意欲食复不能食, 常默默, 欲卧不能卧, 欲行不能行, 欲饮食, 或有美食, 或有不闻食臭时, 如寒无寒如热无热” , 可见百合病的主要症状是精神、 饮食、 睡眠、 行为、 语言、 感觉的失调, 与西医学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有相似之处。


按中医通俗地来理解,抑郁症是由于心情不好,自己身子抗击打能力比较弱没有调节过来,使心情压抑久久不得疏通,正常的人体津液与血输布代谢有赖于气机的正常运行,现在人体正常气机流动发生混乱,脑(中医一般是五脏的心的概念)无法控制气机流动而导致本病,并在此基础上影响心(比如表现出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对升职加薪也漠不关心,思维较迟钝,不能正确理解别人的含义,自我评价较低;动作较迟缓,喜欢静静地看别人装逼,懒得跟别人讲话)、肝(比如表现出心情抑郁、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长太息以掩涕兮、胸胁胀满等症状)、脾(比如表现出情志抑郁、想哭哭不出来、贵人多忘事、身体疲倦乏力好久都没有扛大米上五楼了、满脑子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却想了好多有时根本停不下来、吃饱饭了有点撑、最喜欢的巧克力在我面前也没有胃口)肾(比如表现出情志抑郁、不知为何委屈欲哭、心中烦热好像有一把火、腰酸腿软不想起床、耳边嗡嗡响)等脏。临床上多为虚证。


至于烦躁是指病人的心境不良,觉得事事不如意、不顺心,想发脾气,甚至出现焦躁不安,坐卧不宁。烦躁的记载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之复,大热将至……心热烦躁。”临床上烦与躁常同时并见,“躁甚必烦,见躁必烦”。因此,历代医家多烦躁并称。古代文献中也称“焦躁”、“焦灼”、“心烦”、“虚烦”、“急躁易怒”、“懊侬”、“心中烦闷”等。

烦躁的病因病机,个人推崇李东垣的,“火入于肺则烦,入于肾则躁,俱在于肾者,以道路通于肺母也,大抵烦躁者,皆心火为病。心者,君火也,火旺则金烁水亏,惟火独存,故肺肾和而为烦躁。又脾经络于胸中,心经起于脾中,二经相搏,湿热生烦。”


无论抑郁或躁郁,在中医看来多属于心病。从腧穴所属经脉看,治疗此抑郁焦虑症出现频率高的腧穴多集中在督脉、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上。督脉循行于头部正中线,入络于脑;督脉为阳脉之海,并与心、肝、脾,肾及冲任二脉在经络上有广泛的络属。

《灵枢·经脉》论述督脉经的别络有:“督脉之别,虚则头重,高摇之”。“头重、高摇之”,主要是指头部发重、不轻松,或者头部不自主摇动、震颤等症状。

《脉经》则直接将这类精神情志疾病归为督脉经的病候。因为督脉经与脑的关系十分密切。督脉之要穴百会、神庭、上星、风府,大椎等则以调节督脉经气、开窍益智为主要功效。

亦可取直接取位于头部局部的穴位。体现了焦虑症作为精神类疾病重在调节脑部功能的主要治疗思路。至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均入心,与心主神明关系密切,具有宁心安神、补益心气的作用。“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

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同时为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具有养心安神定悸作用。神门则为心经之原穴,具有调神定志、宁心安眠之效。

背俞穴心俞和厥阴俞均为心之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同样具有养心安神之效。围绕心及心包经选穴策略,也可以体现神志病从心论治的中医学特点。抑郁症也可从肝经腧穴入手,疏肝理气以治其本。

其中属于任督二脉的输穴有:人中,风府,上星、神庭、承浆、乳中(膻中)会阴;

属于肝胆经的输穴有:阳陵泉、行间;

与心及心包经有关的输穴有:大陵,间使,舌缝。具体就不展开了。

(注:本文所述观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遵医嘱。)

阅读 21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