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操作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幸福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固始县幸福小学
创建于05-30
阅读 17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且睿智。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数学老师间的交流与互动,立足新课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幸福小学于2024年5月29日下午举行了数学主题研讨活动。

本次交流研讨活动由幸福小学教导处统一安排,二年级数学组主讲,他们分成了5个小组,结合实际课例,对教学中动手操作的运用策略及作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通过实践操作的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加强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做汇报之前,她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交流、研讨、实践操作、准备材料等等。

课例一《剪纸人》

张伟伟和王先捷老师与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4课时。老师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兴趣。

在本节课例中老师注意体现转化的思想方法,由易到难思考并解决问题;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培养了学生反思与调整的能力。

课例二 《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比较难理解。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梅曼和李丽老师这一小组根据孩子们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设计了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方式,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与感悟中,从不同的角度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并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老师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通过出示大量的实物,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别开生面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从生活中、活动中、思索和活动交流中学习,尽可能给孩子们多一点的思考时间,多一点的活动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原来数学课堂也可以这样生动有趣!

课例三《认识人民币》

本课例由季立和周伶俐老师这一小组共同完成。这一课实际上是让学生把生活经验通过学习活动系统化、结构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经验出发,先认识1元以下人民币,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较有兴趣,但由于2分、1分、5分的人民币不常用,所以学生对于分币的感知能力还是较差。

其次,教师安排了购物活动,让学生演示购物过程,从而了解1元=10角,1角 =10分的道理。学生虽然对进率理解了,但要活学活用还需要多练习。教师在教学试一试换币之后,安排了小游戏"猜一猜",这一环节是为了学生能熟练地进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也为后面的购物练习付币垫定基础。通过一系列的小组活动和实践操作,达到了预期目的。

课例四《平移和旋转》

     本课例由张传莹和邬雪倩老师共同交流探讨。在知识的传授中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充分展现学生对“平移和旋转”原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深切体会平移和旋转的价值。

     教师通过提问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积淀,学会判断平移和旋转现象,再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先想象,再用手势演示,在头脑中构建起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


课例五《认识时间》

     本节课,贝燕、李瑞、童冬梅三位老师通过让学生说一说,认一认,拨一拨,画一画,逐步深化了对时间的认知。体现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有效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数学之美,无处不在,细细品味,乐在其中。这些实践操作的应用,立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需要,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比起枯燥的讲解,更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欲望,因而也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一直是我们老师关注的焦点。实践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协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法中,我们应该积极尝试运用实践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积极、主动、有效、高效的学习环境。

阅读 17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