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有度,静待花开——芦溪镇江机幼儿园混龄班

文玉
创建于2024-05-30
阅读 62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时间时间像飞鸟,

       滴答滴答向前跑……

     今天开展了粘土手工作品活动,制作手表,小朋友们戴在手腕上,用耳朵听听它的滴答滴答声。

     刘彭越: 时间滴答滴答往前走,我们都要离开幼儿园,上小学一年级了哟!

      琦琦: 对呀!我很想知道小学长啥样子,小学生的我们会怎样呢?……

     面对孩子们的种种议论与担心或者畅想,幼小衔接开展正当时。

     幼小衔接并不是让孩子提前进行知识储备,而是从心理、知识、兴趣等方面培养孩子,让孩子提前做好迎接小学教育的准备。

       大班的孩子们就要毕业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距离有多远,小朋友们和家长们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心情如何?为了帮助大班幼儿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芦溪镇江机幼儿园大班组织开展了幼小衔接。

小学大讨论

     关于小学,幼儿开展了讨论,有的幼儿表示期待上小学,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学习到更多的本领;还有的幼儿表示害怕上小学,有些担忧。

      小鱼: 我期待上小学呢!但是我怕小学会有很多的作业。

      坤坤: 我们教室大不大?午睡在哪里睡呢?

      馨馨: 我想我的小学建的像一个游乐场一样!有滑滑梯,沙池。

     琦煜:我向往的小学是个城堡🏰。

     婉怡: 我的同桌会是谁呢?我交到的第一个好朋友是不是同桌呢?我很好奇。

畅想小学生活


      每个幼儿心中都曾幻想:小学是什么样的呢?孩子们对未来小学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小学的操场和教室一定很大吧!”“我超级喜欢隔壁小学巨大的操场,我可以自由奔跑!”,幼儿通过绘画以及搭建的方式表现出我“心中”的小学。

我设计的小学


      很多小朋友设计的小学,里面有个大操场,还有屋顶正中有一面大钟,有的小朋友把自己的小学设计成大船的形状,有的小朋友设计自己的小学还像幼儿园,一样有游乐设施,比如滑梯泳池等等—……

幼儿表征

在室内室外搭建的小学

01:23

幼儿表征

走进小学

        ——准备篇

科学引领,衔接有度

       在2021年3月30日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

身心准备

      第一方面身心准备。包括向往入学、情绪良好、喜欢运动、动作协调四个发展目标以及初步了解小学,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等7个主要表现,并提出了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等7条主要教育建议。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具备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有助于幼儿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喜欢运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幼儿增强体质,保持充沛精力和良好情绪,少生病。

绘本分享《大卫上学去》


幼儿表征

     幼儿通过阅读和探讨绘本《大卫上学去》,了解到在小学会有更多的自主权所以更需要学会自我情绪的调节和控制、懂得与别人相处、尊重学校规矩等。

户外体育活动

生活准备


    第二方面生活准备。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安全防护、参与劳动等四个发展目标以及保持规律作息,坚持早睡早起、睡眠充足等9个主要表现,并提出了逐步调整一日作息等7条主要教育建议。


       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有利于幼儿较快适应小学的作息和生活。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幼儿做好入学后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

扫地

餐前准备:摆碗筷。餐后收拾桌面,摆放杯子。

折叠衣服

00:18

整理床铺

社会准备

       第三方面社会准备。包括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等四个发展目标以及能和同伴友好相处,乐于结交新朋友等10个主要表现,并提出了扩展幼儿的交往范围等9条主要教育建议。

       良好的交往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幼儿入学后结交新朋友、认识新老师,逐步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交往合作

诚实守规

任务意识

关心集体,发现桌子坏了,帮老师一起修复。

集体意识。

01:00

学习准备

      第四方面学习准备。包括好奇好问、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四个发展目标以及对身边的新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究欲等16个主要表现,并提出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性等11条主要教育建议。

        鼓励幼儿通过讨论并记录,如猜想“小学生的书包里有什么?”并设计自己的姓名牌等等,了解小学的学习习惯,方式方法,为上小学做准备,很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愉快学习。

我的名片

       上小学了,课本,作业本等都要写好自己的名字,方便老师,自己能区分开来。

我设计的书包

      淅淅: 我的书包是拉杆箱的,这样我背不动了,可以拉着走。       

     洋洋: 我的书包背带要又宽又厚,这样背起来肩膀不疼。 

     馨馨: 我的书包是卡通图案的。

幼儿表征

我书包里的秘密

小学生的书包里有什么呢?您来猜猜这个秘密?猜不到吧?好吧,我来告诉你: 有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课本,还有作业本 ,文具盒,文具盒里装了铅笔,橡皮,尺子等学习用品,还有马克笔等等,总之,书包是每天随身携带的,要做作业,画画等学习活动。幼儿园的书包没这么多东西,带换的衣服,汗巾是主要的。

幼儿表征

我的教室里有什么

      小学教室里有黑板,有电脑,图书角,老师的讲台,有很多学生的课桌椅等等,一人一桌,桌子有抽屉,可以放书包等物品。这跟我们幼儿园可不一样,幼儿园是桌子不固定摆放,而且有好几个小朋友坐在一起,便于开展游戏活动。

       教室的一个角落里还摆了扫帚,灰斗,拖把等打扫卫生的工具,小学生是轮值日打扫卫生,而且是自己打扫,老师来检查的哦!

幼儿表征

关于课间十分钟的讨论

      老师告诉我们,与幼儿园不同,小学每天的课程是安排好了的,一节课四十分钟,课与课之间休息十分钟。

       坤坤: 这课间十分钟我可以玩游戏。

       桐桐:我要找我的好朋友聊天。

      玉婷: 我要上厕所。

      小鱼: 我先喝水。

      琪琪: 除了先上厕所,喝水,还要把下节课的课本,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放在桌子的左上角,再有多的时间再去玩跳绳,跳格子,踢球,聊天等。

       图图: 不能总是玩,上课铃响了就要赶快进教室哦!不能像大卫一样迟到哦!

       课间十分钟很重要哦,先要做好生活准备——上厕所,喝水,课堂上最好不要上厕所。再就是下堂课的课前准备。

幼儿表征

小学家庭的成员

     小学学校里就是一个大家庭,那么大家庭里有哪些成员呢?

     颢阳: 有很多老师吧?

     婉怡: 我听我哥哥说有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

      淅淅: 我姐姐说还有体育老师,音乐老师,画画老师。

       禛馨: 不对,我妈妈说有校长,还有守大门的保安叔叔。

       标标: 还有医生阿姨。我问过姐姐。

        越越: 还有哥哥姐姐和我们这些小学生呀!

        生活学习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肯定很幸福吧!

幼儿表征

模拟小学课堂

       我们马上是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了,老师带我们模拟了一下小学生的上课模式,让我们熟悉小学的规则。

00:56

入学心情大调查

     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让小朋友心生向往,畅想未来的小学生活一定是多彩多姿的,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跨越,长大了的自己更加努力吸取新的知识,掌握新技能,各方面都在提升。

     有十一个小朋友心情非常愉快。

     有三个小朋友心情有点沉,他们担心作业太多,没有时间玩,老师告诉他们: 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合理安排时间做作业,玩的时间有很多。

       还有两个小朋友不知道是啥心情,还在思考。

01:00

       幼小衔接,不是一个临时突击的短暂过程,而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在本次主题活动中,幼儿对小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真切感受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激发了他们上小学的欲望,激发了他们对成长的期待和美好的向往,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的出台不仅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指导意见》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转变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确保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幼小衔接,幼儿园一直在行动,相信在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的携手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们一定会顺利、有序地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期。

幼小衔接——家长怎么做?(家长篇)

  (以下照片与视频均由家长提供)

      家长可能更关注的是知识类的衔接,但经实践证明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        

     幼小衔接不仅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链接、双向互动,更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家、园、校三方鼎力相助,才能形成坚不可摧的教育合力。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01心里有准备

       孩子刚上小学,肯定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家长的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所以,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焦虑、不急躁、不紧张,以平常心来看待孩子们的幼小衔接。为了让孩子充满自信地去迎接新的环境,从心理上引导孩子做好准备,激发孩子的入学愿望,在平时和他的聊天中,有目的地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里马上就要有一位小学生了,好开心呀!”“上小学后会交到很多的新朋友。”“小学的操场很大。”让他自己觉得小学真好,成为一名小学生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让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充满期待。

       

   

00:18

        02生活有条理

       孩子在幼儿园时,一日的生活中各个环节都会有老师的帮忙,但是到了小学后,学习和生活都需要自己来完成。家长平时非常注意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的生活有条理。首先,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比如说:要按时起床,要按时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事情,养成不拖拉的习惯,为小学的学习打好基础。其次,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长都要让他自己做,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他自己穿脱衣服、叠衣服,能将自己玩完的玩具收拾好,自己收拾自己的床铺和衣服,为家人端饭、收拾餐桌,养成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能力。在平时的生活中,还要培养他的规则意识。比如:用完的物品一定要放回原处,在公共场所也要遵守行为规范,不能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等等。这样的规则意识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在暑假里家长一定要保持住,最后一个月的衔接非常重要,关键在于家长。

00:10
00:19

      03交往有能力

    “离开熟悉的伙伴”是不少孩子对上小学最担心的事,也是一些孩子上小学后不适应的原因之一。上小学后,不像在幼儿园里什么事可以找老师,与同伴发生摩擦和矛盾时,孩子必须开始独立解决矛盾。那么家长可以怎么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呢?首先,帮孩子做一些必要准备:事先了解家庭周围有没有与孩子同龄同校的邻居,设法让他们认识,约好入学第一天一同上学。有了熟悉的朋友,孩子对小学生活会感到安全多了。有了迅速认识新朋友的本事,孩子就不会担心自己在学校里孤单了。其次,教孩子学会自己解决与伙伴间的冲突。平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如果和小朋友遇到争执,该怎么做。比如,怎样和同伴一起玩一件玩具?别人想玩你的玩具该怎么办?你想玩别人手里的玩具时该怎么说?最后,可以提高移情能力,所谓的移情能力,就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做法。移情能力强的人,更容易与人沟通、交流,也更适应“合作型社会”。培养这种能力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在孩子听完或者阅读完一个故事后,家长和孩子一起来交流故事情节,让孩子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上叙述同一件事情。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是通过自觉学习和实际锻炼逐渐培养起来的,也是每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孩子从幼儿园转向小学过程中,家长需要重视的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为孩子往后的优秀品质打下良好基础。

01:00

       04学习有品质

      孩子天生就会对新鲜的事物有好奇心,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周末带着孩子走进公园,引导他观察动物、植物,鼓励他多问为什么,并和他在一起的时候让他培养观察、探究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多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比如:每日在给孩子讲故事或听故事的时候,要求孩子不能够边听边玩,讲的时候要随时提问,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倾听能力,还培养了他的想象力和记忆力,提升他的专注力,慢慢地培养他自主阅读的能力。经常给孩子布置一些带着多重指令的小任务,也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倾听能力。

00:33
00:31

     只要家长朋友能够放平心态,不焦虑,不盲目地跟风,用心陪伴孩子,相信我们的孩子都能够顺顺利利地度过幼小衔接期,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

     亲爱的家长朋友,幼小衔接,不是填鸭学习的短期行为,而是家、园、校三方携手并肩的合作共育!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学习,而是科学的陪伴孩子在每日的生活与学习中,逐渐养成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好习惯、好品质,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人生如一场马拉松,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家长们不必过度追求孩子成长的“初速度”,更不必拔苗助长。科学的幼小衔接必须通过包括家长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初衷,充分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所需,以“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基”为目标,以科学的方法为路径,以爱护航,快乐而坚定地行走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路上,不负使命!不负童年!

阅读 62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