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在即将迎来“六一”这欢快又朝气蓬勃的节日之际,我们三年级语文科组展开了第六单元“多彩童年”主题的教研活动。
第一节课是由我们郑秀琼老师上的《肥皂泡》,该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幽远。
这堂课既有收获又有乐趣,我们的学生真开心呀!
第二节课是由郑映玲老师上的《我不能失信》,该文讲述的是爱国伟人宋庆龄小时候就懂得取舍,知道为人要信守诺言的美好小故事。该课文既体现了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也向学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生动的角色扮演,响亮整齐的朗读声让我们的课堂活力十足,同学们的掌声真响亮!
有趣又有哲理的课堂结束后,我们三年级语文组进行了多方面的主题探讨,老师们也是受益颇多。
郑婵吟校长:郑秀琼老师准备充分,熟悉教材,精心设计了视频导入环节,色彩斑斓的泡泡在空中飘舞,光影交错,营造出梦幻般的视觉体验。接着通过深入剖析和生动讲解,使学生们对肥皂泡的形态、色彩以及所蕴含的美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并在课堂结尾组织吹泡泡活动,使得整堂课生动有趣、寓教于乐。但建议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难懂的词句。
郑映玲老师教态自然,落落大方,语言清晰,娓娓道来。在课题解析环节,不仅解释了课题的字面意思,更深入地剖析了课题背后所蕴含的诚信价值观,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但要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时间的合理安排,才能更加突出重点。
郑楚真老师:本课教学,郑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先让学生观看肥皂泡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肥皂泡的样子,并口头表达。由于肥皂泡是很多孩子都喜欢玩的游戏,而此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孩子的兴趣,直观的视觉让他们能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体会肥皂泡之美环节,老师则引导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拆字法……”方法来理解难懂的词句,并通过让学生反复读,以读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最后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吹泡泡,整个教室变成泡泡的乐园。多彩的泡泡,那么梦幻、那么美好,学生沉浸在吹泡泡快乐中,童年生活的美好也将深深地刻在他们的心间。情感激发与体验的结合自然而然的升华了我们的大单元主题“多彩的童年”。
郑映玲老师从课题入手,紧扣文眼“信”字,层层推进。首先,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分析字理”的方法理解“信”的字面意思,快速把握文章的主题;其次,基于学情,引导学生联系阅读经验,交流有关“诚信”的名言;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从而自然地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主题。各个环节立足儿童的兴趣、经验与生活,遵循语文教学原则,促使学生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诚信”的意思,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整节课思想品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在教学中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郑晓君老师:今天我有幸聆听了郑秀琼老师执教的《肥皂泡》这节课,真是收获颇多。教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在引导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时,她让学生先找出文段中觉得难以理解的词,学生很快关注到文中独特的词语,如“轻清透明”“玲珑娇软”“脆薄”等词,这些词语虽美却离学生生活遥远,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却又无需到达细究词语并运用的层面。教师首先通过图片欣赏的方式,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肥皂泡的美丽,学生想象肥皂泡在阳光下飞起的样子,想象光在肥皂泡上流动的情景, 当学生借助多媒体播放的肥皂泡感受到冰心奶奶笔下的那份绚烂美丽时,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朗读。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肥皂泡的美,从最初文段中一个一个的词语,到图片感知,最后又通过朗读进入文段,展开想象,肥皂泡在学生的心中不再是静止的,它们在学生脑海中呈现美好的动态,让学生边读边想,读悟结合。
我观摩了《我不能失信》这一课的教学,深受启发,郑映玲老师坚持用勤恳对待工作,用爱心感染学生,用真诚打动学生。课堂教学中,她习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质疑,做学习的主人。在《我不能失信》教学环节中,她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随机引导学生理解“失信”根据题目质疑,理解失信是什么意思?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环节中,扫清字词障碍,认读生字。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讲到了那些人?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用自己的阅读方法自由阅读课文,老师四处巡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字词学习环节中,老师采用多种阅读方式,指名读,齐读,并及时纠正学生在读的时候的错误读音。
此次教研活动师生都全身心参与,共同探讨创新教学模式,每个人都收获颇丰!我们教师也会一直秉持着学习改进和包容兼顾的教学态度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未来,我们一起砥砺前行!
编辑:郑映玲
照片视频:郑燕群 郑秀琼 郑楚真
审核:郑晓梅 许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