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新城子小学科普活动
科学启迪智慧,科技创造未来。为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热爱科学、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观念,培养科学精神,培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科技自立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林西县新城子小学举办了“科学实验启智慧,妙趣童心探真知 ”科普活动,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活动在学校的蓬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01 科普知识
人类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是渺小的,但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伟大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科技是关键。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科技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大数据应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填不饱肚子的时候,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我们的温饱问题,还让我们成为了粮食大国。没有李四光,中国就摘不掉贫油的帽子;没有钱学森,中国就少了很多抵挡御外敌实力和底气。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担起去实现科技强国的重任。虽然现在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只要我们师生不断地去努力,总有一天我们会为科技强国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然而我们想要拥有科学的头脑,它却不是一天形成的,它是在不断积累、不断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的身边的科学现象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研究这些科学知识,就一定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进步。
02 教师实验
这些实验中不仅有神奇的色彩,还蕴藏着科学的知识,我们现在学的只是杯水车薪,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们会继续学习更多的像这样的科学知识,在未来的时间里用你们学到的知识去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会跑的易拉罐
所谓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流动的电荷就形成了电流)。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而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也就是说静电现象也分为两种即正静电和负静电。当正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正静电,当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负静电,但无论是正静电还是负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接地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例如北方冬天天气干燥,人体容易带上静电,当接触他人或金属导电体时就会出现放电现象。人会有触电的针刺感,夜间能看到火花,这是化纤衣物与人体摩擦人体带上正静电的原因。(有基本物理知识我们就知道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
吹不破的气球
气体的压力是由于气体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时冲击到物体表面产件的。气体分子经常不停地运动,我们感觉或者测量到的气体压力就是气体分子的冲击力。假如如在一个瓶子里存在的气体分子越多,那么平均的冲击力也越大。物体表面每单位面积所受到的空气压力称为空气的压强。所以同一瓶子里的气体分子越多,气体的压强就越大。如果气体分子数目不变而温度升高。那么瓶子内的分子运动活跃,速度加大,结果冲击力也加大,气体的压强相应增大。
气球风火轮
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亦称附壁作用或柯恩达效应。 流体(水流或气流)由偏离原本流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当流体与它流过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表面摩擦时(也可以说是流体粘性),只要曲率不大,流体就会顺着该物体表面流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施与流体一个偏转的力,则流体也必定要施与物体一个反向偏转的力。这种力在轻质物体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如汤勺,但对于大型飞机来说,比重并不是很大。这种作用是以罗马尼亚发明家亨利·康达为名
03 学生实验
现场展示
学生视频展示
颁奖仪式
林西县教育局领导和林西县科技协会领导共同为孩子们颁奖。
只有你们心中有了无数个问号,才会促使你们去追寻想要的答案,才能激发你们不断探索的欲望,从而在追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开拓思维,真正实现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成长。
当我们在心中埋下好奇的种子,就会驱使我们去主动探究、思考和尝试,从而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能够让我们突破常规,发现新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创造出各种新的成果和可能,为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