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沉淀凝聚的过程,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节日,既使使人们在节约教育,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弘扬传统。我们每一位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该肩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
在本册语文教材的第三单元中我们领略了古代诗人笔下浓郁的节日氛围,也有不少同学在浓厚的节日文化的熏陶下创作出了一个个承载了不同的节日色彩的优秀作品!
用七彩蜡笔,绘多彩节日
一支支舞蹈的画笔,在雪白的纸上轻轻略过,留下一道道靓丽的风景,一个个欢快的节日画面浮现在我们的脑海。
同学们通过辛勤地在网上搜寻关于节日的记载并结合对应的节日元素,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绘出了如此精妙绝伦的图画!
快乐的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宋】王安石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骑骑楼似画廊。
——林伯渠《春节看花市》
愉悦的元宵节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忧郁的清明节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以野僧。
——王禹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春去春来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热闹的端午节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
团圆的中秋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白居易《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张祜《中秋月》
崇敬的重阳节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 《秋登兰峒张五》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卢照邻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清气澄余津,然天界高。
——陶渊明《己西岁九月九日》
九日黄花酒,登稿会昔闻。
——岑参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描飞舞文字,述节日快乐
飘舞的墨水,灵动小巧的双手,让一个个跳跃的字符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流露着孩子们对节日的喜爱和过节的欢愉。他们不仅用画笔画下了的多彩的节日,更是用笔杆记录下了过节时的所思所感,让节日文化在笔尖和心中悠远传承!
走进古老的庙宇,聆听钟声的回荡,那是时间对话的声音,是祖先智慧的传承。漫步在古镇的青石板.上,每一步都踏在了历史的痕迹之,上,感受着那份沉静而深远的美。阅读一卷古籍,字里行间流淌着先贤的思考与感悟,那是文化的力量,能够穿透岁月,触及灵魂深处。传统节日的诞生让我们的生活平添了许多生趣,我们应当争做文化的弘扬者,让节日文化经久不息,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