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潭门镇中心学校为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同时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挥教研的力量,于2020年9月29日上午开展了“以研促教, 提升质量”的数学教研活动。
本学期采用了新的教研模式,把以往的公开课改为观看一节教学优质录像课。课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执教者:宋燕晖。听课老师:潭门中心学校全体数学教师。
看,听看老师正在认真做记录呢!
观看完录像后低年级的数学老师集中办公室议课。瞧!她们正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冯艺群老师:
听了宋老师执教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不论是课的设计,还是教师引导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还练习的方式,都给我了很好的启示。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用心引导,促进学生参与求知的有效性。
一、创设了有趣的情境,营造了愉快的氛围
创设了用小朋友最喜欢的游乐园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用这一情境贯穿课的始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二、注重了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
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是一节课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蔡老师从用游乐园项目入手,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游玩项目解决问题,学生兴趣高涨,从而活动主动,很自然的引出让学生写一写加法(连加)算式。诸如有:6+6+6+6、 2+2+2+2+2+2+2、3+3+3+3+3……
整节课设计了操作引发-观察思考-讲授新知-自主尝试-巩固拓展等几个环节,这些环节的设计体现学生逐层深入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发展的规律。号召全体学生参与各环节开展数学活动,暂不谈获得体验的多与少,但毕竟不同的人还是获得了不同的活动体验,而且这些体验也体现了螺旋上升,由此及彼,不断排除不清楚的认识,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的特点。这样做远远比老师讲学生听的效果要好得多。这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这也是提高数学学习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何敏老师: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进行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因此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宋老师的课堂清新自然,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宋老师安排了简单活跃的拍手活动作为课前游戏,又出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情境进行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2.在教学中善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有效的教学
在课堂中宋老师让学生经历了连加计算的繁琐。让学生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何子燕老师:
听了宋老师执教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让我受益匪浅。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教师设计游乐园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氛围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是一节课的重中之重,学生兴趣高涨,变被动为主动,很自然的引出让学生写一写加法(连加)算式。整节课设计体现学生逐层深入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发展的规律,孩子们愉快互助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卢小孟老师:
听了宋老师的这节课,本节课的亮点有: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学习。
2.在新知的教学中能突出重点。
3.在练习中突破难点。
也有小小的建议:要多强调是几个几相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李清敏老师:
宋老师首先带领学生观察主题图发现数学信息,并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等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小飞机上的人数列出加法算式,在解决“过山车里有几个人?”这个问题时,学生发现用连加的算式太麻烦,进一步激发需求,引出乘法算式,同时体会乘法算式的简洁性。宋老师在课堂中,大胆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体验生活情境中每份数量相同的情况,概括出相同数连加算式的特点。在学生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中,制造冲突,体会到加法的局限性,学生深刻理解了乘法算式的意义,同时再次感受用乘法算式表示的简洁性。
许飞飞老师:
《乘法的初步认识》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要落实到让学生理解这样几个问题上:1.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为什么要用乘法。2.什么样的加法才可以用乘法表示。3.怎样用乘法表示。观摩了宋燕晖老师的这节课,我认为宋老师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一、联系实际,设疑导新
本节刚开始老师创设情境,问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园吗?紧接着让学生观察提出数学问题,不仅达到了数学生活化的目的,而且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效果增强。
二、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主体参与
教学中,教师不急于提示孩子怎么做,而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怎么做。如黑板上出现3+3+3+3+3=?时,老师让孩子们先用以前的方法进行了计算,然后思考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呢?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当问题出现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注重自己的评价语言,注意对问题的提升
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学生的回答,但宋老师注重自己的评价语言。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进行提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建议:在教学7个2相加时,可以让学生再写出10个2,20个2,50个2……让学生体会用加法列式很麻烦,而用乘法特别的简便,这样孩子们会更加理解列乘法算式的必要性。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我们相信在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潭门镇中心学校后期的教研之路会走的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