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屯镇任屯小学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拓花草之形,染自然之色”——麻屯镇任屯小学传承非遗劳动实践

创建于2024-05-29 阅读1530

       劳动磨砺心智,劳动创造幸福。自开垦“梦田”劳动实践基地以来,我校持续开展劳动课程,并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品质。同时,我校一直致力于挖掘劳动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此次劳动课程让我们跟随同学的脚步一起去探索非遗——植物拓染中的奥秘。

       植物拓染是我国传统的植物染色非遗技艺。一株草,一朵花,一块布,敲拓到一起,便成一副原形原色的作品。植物本身拥有天然的色素,是天然染料,植物拓染就是以植物的叶、花、茎等为拓染材料,通过敲击使其颜色、形状自然转印到织物上,是植物染色中的一种特殊技艺。

       任屯小学的“梦田”中,藏着最美的风景。我们不仅用眼睛发现它的美,还将用植物拓染的方式将美定格。

准备工作

       经过在手绢和帆布包上反复尝试,同学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准备在衣服上大显身手。

       提前将各类植物和花材浸泡于明矾水中,以便固色。

       在梁晓丹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提前准备好敲拓所需的材料:锤子、纯棉上衣、剪刀、宽透明胶布,以及泡好明矾水的花和叶。

设计拓染

       同学们精心布局,小组合作、齐心协力,共同设计了一幅幅富有创意的精美图案。

       粘好胶带,垫上底纸,准备开始了。

       经过处理的植物叶片及花朵要经过锤炼才能使得植物本身的颜色附着在布料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锤敲打植物的表面,一瞬间教室里敲打声交织着欢笑声,场面热火朝天。

       撕开胶带,一幅幅鲜艳漂亮的图案呈现在眼前。在大自然中寻找植物,在植物中获得灵感。植物拓染,留下大自然的香气、纹理、轮廓和色彩,留住自然美景。

作品展示

       一件件散发花草清香的作品,是大自然的馈赠,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是来自孩子们对自然的探索和创造。

04:37

       “草色锤染身上衣,映红犹闻彩花香”。如果历史不会褪色,那一定有非遗的色彩。它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链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民族记忆与文化血脉。传承非遗,在劳动中发现美、创造美,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与大自然的神奇,唤起大家了解、熟悉并热爱传统文化的强烈意识,于寓教于乐之中极大地增进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未来,我校将持续开展有关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丰富多样的活动,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编辑:王云芝

审核:孙红军

阅读 15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