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三月天,
风筝飘舞生开心,
阳光明媚蓝天下,
共享兰开草发青。
海阳操场人如潮,
观赏玉兰与小草,
大课堂上学生笑,
习作平台更热闹。
阳春时节,风和日暖,是放风筝的好季节,为了贯彻海阳学校的大语文课堂,将语文融入生活,为了发扬我国民间传统文化,让孩子们感受春天的喜悦和情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验实践活动的快乐。3月10日下午三年级全体学生进行放风筝活动。开展放风筝活动最终目的是在实践中让孩子们快乐学习语文,快乐进行习作,让习作变得有趣,变得生活化。
在小低主任李艳秋的带领下,教科研室贾丽英主任的引导下,针对第二单元习作看图写话《放风筝》,我们进行一次新的、大胆的尝试,让孩子们亲自去放风筝,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将自己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新的形式——有图有文,让习作和生活相联系,让习作变得更有吸引力!
3月12日下午,三年级的同学们在多功能厅举行了看图写话《放风筝》作文指导活动,将同学们在操场上放风筝的过程落实在笔尖上!完成一次亲身经历的习作!感受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快乐时光!
终于迎来了激动的时刻, 三年级的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地进入课堂!
同学们早早进入活动教室,坐姿端正,等待着上课铃响。
本次习作指导由观看《我在春天等你》引导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引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激发学生学习习作的热情。
本次习作指导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图片,将图片上的情景再现,让图画中的人“动”起来!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能够按照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有序的将图片上的内容呈现!
要想进入习作的主题,就要抓住习作的要求,就本次看图习作,老师讲解本次习作的审题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审题。
第一步:先看整体,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和事件。
在阚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概括出画面的主要内容和事件!
第二步:引导同学们观察画面主要内容。在观察时,要注意有主有次,挑选距离我们近的人物来观察,体会当时人物的活动!
同学们能够根据老师所讲的方法,用完整的话说出了画面中主要人物——一个小女孩和两个小男孩的活动。
第三步:观察画面的次要内容,用特别直观的图片,学生能够特别清晰的感受到主次内容。
第四步:观察画面细节部分,可以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把人物的表情、动作写具体,使画面动起来。
在同学们的叙述中,让每个孩子一闭眼,仿佛就融入到图片中人物放风筝的活动中,跟着图片中的人物一起“动”了起来。
第五步:根据人物表情、动作推测画面以外的内容,鼓励学生运用大胆的想象,结合自己的放风筝亲身经历,体会图片中人物的想法。
学生们在老师指导过程中,听得特别认真👍🏻
接下来到了学生们都期待的小练笔时刻,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才能,把自己的所见所想落实到纸上。
看!我们的小同学,在习作中,始终保持端正的坐姿,都在认真的书写!
在小练笔过程中,三年级的学生们书写认真,内容充实全面,把放风筝的过程同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在一起,使《放风筝》的作文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在同学们认真书写下,诞生了一篇篇佳作,看,我们漂亮的书写,清楚工整!看,我们完整的叙述,再加上自己的想象,让整个画面栩栩如生,“活”了起来。通过大屏幕的显示,同学们欣赏到了优秀的习作,一起为这些同学鼓掌喝彩👏🏻👏🏻👏🏻👏🏻
大课堂的展示虽然结束,但班里的评比,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三年级的各位语文教师充分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对本次习作进行点评、总结!很快,在各个小组的推选下,一篇篇优秀习作诞生了!我们评选出了班里的习作小达人,让我们一起为这些孩子喝彩!
本次习作同学们收获满满,不仅是知识的收获,更多的是在实践中体会到语文的乐趣,体会到习作的乐趣,这就是我们海阳的大语文概念,这就是我们海阳的“寓教于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的每一位语文老师还会继续努力着,探索不同形式的习作模式,探索语文生活化的模式,真正做到让孩子们爱上语文,爱上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