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本学期科学课的任务是观察蜗牛,于是我先搜集了一些关于蜗牛的小知识,然后,去户外找蜗牛带回家做具体的观察和记录。
通过在网上搜索查询,得知蜗牛喜阴,在森林、灌木、菜园、庭院灯阴暗潮湿的地方常见。傍晚在小区附近菜地看到一些小蜗牛,但都比较小。偶然一次在小区一个潮湿的墙上发现了意外惊喜,两只强壮的大蜗牛在缓慢的移动。于是,我将蜗牛带回家,观察它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名字由来
蜗牛因其爬行时头部有两个像牛角那样的触角,故名为蜗牛。
观察内容:
一、 外观特征
蜗牛的身体呈螺旋状,覆盖着坚硬的壳。它们的触角长而细,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用手触摸,它会马上缩进身体。蜗牛的壳颜色多样,有的是棕色、灰色,甚至是带有斑点的。我的两只大蜗牛,一只是浅棕色的壳、一只是带黑色斑点的壳。
蜗牛为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壳一般呈低圆锥形,右旋或左旋。头部显著,具有触角2对,大的1对顶端有眼。头的腹面有口,腹足扁平,底部分泌黏液,方便足部利用肌肉收缩,在不同表面上滑行。
尺寸大小
我拿直尺测量了这两只蜗牛的身长、壳的宽度,身长大概有6cm,壳厚度是3cm。
神奇的触角
蜗牛的头上有两对触角,一长一短,位于头部上方较长的是眼睛。蜗牛的视力很差,需要通过触角感知周围的情况。当它爬行时,用触角探路,随时改变方向。小触角有嗅觉功能,可以用来寻找食物。
二、移动方式
把蜗牛放在透明的盒子里,从下方观察,没有长脚,它是怎么行走的呢?
它是用腹足一收一收地匍匐前进。我记得《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歌里说蜗牛爬得很慢。可是我们家的蜗牛爬得可快了,不一会儿,就在地板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黏液。
它的腹足好像吸盘,用手把蜗牛拿起时感觉它用力地吸在地上,来保护自己。
三、 食物偏好
在观察过程中,我发现蜗牛主要以植物的叶片和腐植质为食。一只蜗牛在叶片上悠闲地啃食着,它的嘴部不断地伸缩,将叶片上的碎片吞入口中。我尝试给蜗牛喂了娃娃菜、青菜、胡萝卜,发现我的两只蜗牛喜欢吃新鲜的娃娃菜和青菜。
上过了科学课,我才知道蜗牛有26000颗牙齿,是牙齿最多的动物,太厉害了。蜗牛的牙齿并不是“立体牙”。尽管拥有数万颗牙齿,但它们无法咀嚼食物。这是因为它们用齿舌——一个带状结构,上面布满牙齿——碾碎食物,以便消化。
放大了看蜗牛的牙齿是这个样子的,一排排很整齐,如果哪颗坏掉了,马上会有新的长出来。
四、 生活习性
环境和温度
有一天我把蜗牛的笼子放在阳台上,出去玩时忘记把它拿到阴凉处,因为天气炎热,回到家时其中一直蜗牛躲在叶片下面,另一只缩在壳里一直不出来。后来通过查找资料得知,蜗牛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它们通常在雨后或清晨活动,白天则躲藏在阴凉潮湿的地方,以免受到干燥的影响。如果外面太干、太冷、太热、太阳太大,它会把身体完全缩进壳里,用睡眠来保护自己,等到适合的温度再出来溜达。
如何睡觉
蜗牛一般白天睡觉。有时候,因为累了,它会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有时候它因为周围不适宜的环境而不得不睡觉。蜗牛完全缩进壳里的时候,会分泌粘液,堵住壳口,保护自己。
五、疑问
从蜗牛的底部观察,它的壳下有一个小孔。这个小孔是什么作用呢?我在网上搜索,并未找到答案。因为蜗牛呼吸在类似肺的组织进行,我猜想可能是用来吸入空气的吸气孔。
结论
通过观察,我对蜗牛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们的缓慢移动和对植物的依赖使它们成为了自然界中独特的存在。希望通过这次观察,能够更多地关注和保护这些小小的生物,让它们在自己的生态环境中得到更好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