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宣传月】靖烨蓝钻幼儿园——《儿童权利公约》

ʚRuRuO🌟吖ɞ
创建于05-29
阅读 2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是国际上关于儿童权益的核心法律文书,于 1989年通过,并于 1990年开始生效。该公约规定了儿童享有的权利以及国家对儿童权益的保护责任。其中包括了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保护权和参与权等各个方面的权益。

《儿童权利公约》是第一部有关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约定,该公约旨在为世界各国儿童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儿童权利公约》是历史上获得最广泛批准的人权条约——几乎所有国家都认可。

1990年,中国签署了这项公约。截至2015年10月,缔约国数量已达196个。

《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儿童权利公约》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儿童是拥有完整自身权利的人,他们并非其父母的归属品,也不是任何决定的被动接受者。

儿童的基本权利有什么?

《儿童权利公约》共54条,儿童基本权利可概括为四种,即:

1. 生存权——每个儿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2. 受保护权——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被保护的权利。

3. 发展权——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

4. 参与权——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No.1游戏权: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权利

在幼儿园,老师们把游戏的时间和权利交给孩子,孩子在游戏中获得快乐,接触自然和生活。而孩子,通过装扮游戏发展社会性和创造力;运动游戏锻炼了孩子身体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建构游戏发展动手能力和专注力,空间想象能力也会得到锻炼;规则游戏是培养规则最好的途径和手段,不靠说教和硬性规定,孩子们在合作过程中感受规则带来的公平。孩子就这样以游戏的形式与人交往、与世界对话,身体,思维以及社会性得到了快速发展。

建议

1、不同年龄段孩子喜欢的游戏不同。

3岁到4岁的孩子更喜欢一个人玩,不要强迫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去分享、合作。

4岁到5岁的孩子对图书感兴趣,可以多给他们讲故事,手指动作也更灵巧,可以提供毛根、软泥、各种彩纸这类促进小手指肌肉发展的材料。

5岁到6岁的他们有了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中有冲突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处理。这时候的他们创造力更强,可以提供废旧材料让他发挥想象,玩完后还能自己收拾整理。

2、游戏材料的提供也有讲究。孩子觉得好玩的同时要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能力,最好是能提供一些低结构材料,比如积木,让孩子可以有创造发挥的空间,使用周期也会比较长。最后,爸爸妈妈干万不要图方便就常常给孩子玩电子产品,这些高刺激的产品没有让孩子主动去研究,反而是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

No.2参与权:小孩也能参与家中大事

在很多父母心中,孩子就是孩子,年幼无知,成人为他们操持和把控着衣食住行。当遇到一些大事时,成人常常无意识地将孩子排斥在外,不给孩子参与其中的机会。

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便他们年龄尚小,知识水平也有局限,但是他们依然有自己的需求和对各种事物的见解,他们对身边人的所作所为也有自己的感受。

当成人尊重他们,给予他们足够的参与权,会让他们有被尊重的感觉,孩子内心会更自信。未来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后,他们会更有自主性,更独立,也更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建议

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让他们从小就有参与身边各项事务的欲求。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是和孩子有关的,家长都可以尽量让他们参与进来。

即便有时候他们没办法帮助成人处理或决定,但他们也有了解真相的权利。

家长可以通过事先征询孩子意见、和孩子一起讨论、提供条件支持让孩子自己来决定或者父母和孩子共同决定等方式来让他们参与进来。

• 买车时,可以问问孩子,你喜欢哪种样子的车?你喜欢什么颜色?虽然结局也许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那神,但是询问他们意见的过程非常重要。

• 生二胎前,可以问问孩子的想法。妈妈给你生个弟弟(或妹妹)陪你?如果弟弟或妹妹来到我们身边你会怎么做?你想怎样来照顾他们?

• 新房装修时,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自己的房间想要怎么布置 相要放一棵什么样的植物,大家可以一起来讨论,让孩子有“小主人意识”。

No.3试错权:一次犯错,抵过十次说教

每个孩子都是在磕磕碰碰中成长起来的,犯错是他成长的必经之路,正是在一次次的错误体验中,孩子们才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学会了规避风险、沟通分享,也锻炼了探索精神。而且3岁-6岁的孩子对成人的说教大多没办法真正理解和吸收,他们是通过亲手操作和体验来习得一些知识和技能。如果家长不给孩子提供犯错的机会,那他在获取成功经验的道路上可能会走许多弯路。毕竟,很多该犯的错,该踩的坑,是需要孩子自己去体验的,家长没法永远保护他们,更无法替代他们承担一些本该他们承担的错误。

建议

1.允许孩子试错并不意味着放任孩子的错误,而是注意引导孩子去寻找错误的根源。生活中很多事都可以放手让孩子去试。比如端碗,最开始孩子可能就是会因为手滑或动作太快等把碗摔坏了,但通过不断尝试,孩子们自己可以找到原因。

2.孩子犯错后,家长不要急于发怒、指贵或讲道理,先冷静应对,然后尝试在事后通过绘本的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

3.家长也可以利用角色游戏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把孩子犯过的错白十演一遍,让孩子在游戏中领悟。

No.4自理权:包办代替,方便的是成人

生活自理能力的基本形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等。而且孩子每学会一项新的动作,就等于是拥有了更好生活的能力,他的大小肌肉群、动作协调性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他的耐心、毅力、坚持、专注等学习品质也有所锻炼。拿最平常的吃饭来说,自己吃饭是人作为一种动物的本能,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手、眼、嘴的协调能力,咀嚼能力等都能够得到相应的锻炼。如果家长喂饭,无疑就是在剥夺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们要记得,家长可以关注孩子的一切,但并不意味看包办一切。日常生活中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情,实际上关系着孩子日后独立生存的能力,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做自己的事情。

建议

1.吃饭 给孩子准备一套他喜欢的餐具,培养他坐在饭桌上安静吃饭的习惯。即便孩子吃饭弄脏了衣服和饭桌也不要责骂。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小玩具,如布娃娃,让孩子练习喂饭,在游戏中模拟生活的经验。吃完饭后,让孩子自己擦嘴巴,并且帮忙收拾饭桌等。

2.上厕所 当孩子在一两岁时表现出“妈妈,我来自己穿裤子(擦屁股、提裤子、扎裤子)”的意愿时,家长应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如果孩子没擦干净,帮忙再擦一遍就好了。孩子弄脏了裤子,洗干净就好,不要责骂。

3.日常起居让孩子学会自己摘帽子、围巾,自己穿脱外套、拉拉链、提裤子、系鞋带。鼓励孩子自己拿杯子倒水、挤牙膏、刷牙。洗脸时,让孩子帮忙拿洗脸盆接水,自己拿毛巾,拎干毛巾的水,自己洗脸。

4.收拾。给孩子提供一个专门的小衣柜或衣柜的一个小角落,让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衣物。给孩子提供一个玩具角,一些装玩具的箱子,盒子等,让孩子在这些收纳盒上画上图案,做好分类。

5.家务。为孩子提供适合他使用的工具和装备。如:家里使用的小簸箕、小菜刀,劳动时穿的罩衣等。当孩子学会某样劳动后,给孩子提供展示的机会,鼓励孩子,增强他的自信心。

No.5自私权:允许孩子不分享

“自私”是孩子的本性,对于学龄前幼儿来说,“自私”实际上是孩子“自我”意识的体现。孩子刚出生时,与世界浑然一体,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到了两岁时,他们逐渐将个人从外界分离开来,开始区分“你的”“我的”,开始有自我意识及物权观念。三四岁时,他们依然是有明显的“利己”倾向,他们不知道怎么考虑其他人的利益。直到七八岁,他们才开始渐渐有分享的意识。

在孩子最为自私的年龄,强迫分享并不是一个好主意,相反可能会把事情变得更糟糕,让孩子越来越自私。如果孩子非常

“自我”,就暂时让他“自我”吧,先足够满足了他的占有欲后,再在大人的引导、示范下,他会更容易学会分享。

建议

1.引导孩子分享时,要注重物品的选择。可以准备一些数量比较多的糖果,让孩子分享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强迫他分享自己唯一的一辆玩具车。

2.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共享某些物品来强化他的分享意识,比如和孩子分享一盘好的水果、允许孩子戴戴妈妈的围巾等。

 No.6恐惧权:每一次害怕都是有理由的

孩子们一方面对万事万物都很好奇,另一方面又会对千奇百怪的事物没由来地恐惧。巫婆怪兽、黑暗闪电、毛虫老虎,甚至是一些声音也会让孩子害怕,比如尖锐的声音。

因为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还不足,看到与平时生活认知不相同的新事物的时候,难以消化这神冲突,就会受到刺激。就像刚入园的孩子会有分离焦虑,与家人分离时内心的恐惧就会投射到周围,对于陌生的事物会很畏惧。

其实,这些害怕和哭、笑一样是每个人都有的正常情绪,是一种适应性的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对幼儿来说是有益的。这种恐惧的心理常常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

建议

1.当幼儿太小不会表达时,父母对他们的抚摸和搂抱是最好的肢体语言。除此,轻声安慰的话语也可以降低幼儿的不良反应;当幼儿学会表达后,父母除了身体安抚外,还要认真倾听幼儿对恐惧的表述,并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心情,不要一味解释“恐惧是不必要的”。另外,父母还应该学会听幼儿说话的弦外之音,以便了解幼儿到底怕什么。

2. 如果这个害怕确实存在,也确实强烈影响他的情绪和生活,就给他一个足以安慰保护和鼓励勇气的“护身符”,例如:一个併喜欢的毛绒玩具、一方小小的毯子……让他随身带着,陪伴在身边,帮助他面对恐惧,然后再慢慢地引导他。

No.7好奇权:提供探索世界的动力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重要,是他们探求世界的动力。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好奇心就是个体对新奇事物或者新的外界条件刺激下产生的探究反应,也是个体寻求知识,主动学习的动力。可以说,孩子正是从小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思考,从而积累起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同时,好奇心也是孩子游戏活动的动机,影响到孩子玩游戏的水平,不好奇、不会玩的孩子会显得比较呆板,也不容易交到朋友。导致孩子产生好奇的原因有很多神,有的孩子 仅仅是想知道“这是什么”,而有的孩子则会疑惑“为什么会这样”,不同的好奇,会影响孩子对事物和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深浅不一,因而挖掘和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就变得非常重要。

建议

1.在幼儿园,当孩子提出自己的疑问时,老师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对于孩子来说,重要的是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索中收获乐趣。所以,家长们只需要认真倾听,适当回应,一起寻找答案,给予支持就够了。

2.孩子都是好奇的,但有的孩子很少问问题,这有可能是孩子不敢问或者不会问。家长可以让孩子布置“任务”:每天问一个想问的问题,让他学会对好奇的事物有所思考,组织语言并发门慢慢引导他正确面对自己的好奇。

No.8选择权:开始做自己的主人

3岁到5岁的孩子就已经拥有了选择的意识,他们想要去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选择他们的朋友。拿穿衣服为例:3岁到4岁的孩子往往会非常在意他们穿的是什么,这不仅仅是发展衣着品位的问题,也是孩子寻找自我的过程。衣服是自我形象的一部分,也是像外界投射自我的重要途径,孩子应当拥有一定的发言权。毕竟身体是他的,为什么一定要来迎合我们成人的喜好?虽然他年龄还小,不能选择买什么样的新衣服,至少应该尝试着为他提供两件或者三件适合的服装,让他自由选择并尊重他的决定。所以,给孩子们提供选择,让他们有机会了解他们的内在能力,规范他们的行为,并找出实现目标的途径。极权主义的家庭只会限制孩子的创造力,约束孩子的意志,反而让他们未来的生活超出他们的控制。

建议

1.关于孩子想给自己搭配衣服这件事,爸爸妈妈可以提前一天让孩子做好准备,既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又让孩子可以有计划和提前准备的意识。不在大清早选择当然不会迟到啦。

2.孩子对于自己的友谊、游戏、兴趣、吃喝都有选择的权利。当孩子的选择与成人的想法不相同时,请先听孩子怎么想,接纳他的情绪,再一起想办法解决。

阅读 2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