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思维”改变促成长 ,编织五彩童话梦

.
创建于2024-05-29
阅读 32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从教研中出发,一路跋涉,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在课堂中探索,一路芬芳,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

      “百舸争流千帆竞,天山小语正青春”为了切实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指导作用,进一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2024年5月29日,在乌鲁木齐市第十三小学星光校区(第88小)开展了小语新课标背景下的任务群教学课例展示暨市级突围与重构大赛优质课展示活动,今天的活动将为老师们呈现四节不同教学样态的童话文本教学-------《宝葫芦的秘密》,内容包括课例展示与讲座分享。

  首先,由天山区名师工作室,小学语文杨新丽工作室呈现课例,13小青年教师马婧老师执教童话—《宝葫芦的秘密》,执教班级88小四年级1班。教师教学环节设计巧妙。马老师先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初步形容出王葆的人物形象,产生对童话的阅读兴趣,再结合重点内容体会他为什么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以学生的心理感受为依托去理解童话想要带给孩子们的真善美体验。

  接着由天山区名师工作室小学语文王涓、郭翊萱工作室成员116小王燕红老师和四年级2班的同学们为我们呈现整本书阅读课,这节课清晰地感受王老师的目标不仅仅是激发阅读兴趣,还有帮助学生了解、掌握了两种“阅读策略”:一是想象,二是生活联结。王老师这堂课不仅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还教会了孩子阅读方法。王老师的精彩呈现,让我们对整本书阅读有了新的认识。

  其次我们一起跟随88小名师梁鹏飞老师和88小四年级3班走进了任务群驱动下的童话课堂,梁老师首先带着同学们初识王葆,再通过聚焦“规矩”,感受神奇,最后带着学生续编故事,丰满了人物形象。整节课通过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童话的特点:奇妙。最后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创编故事、开拓思维、编织五彩的童话梦。

  最后一节课由天山区名师工作室小学语文陈彦同、姜丽工作室成员惠晓林和四年级   5班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了童话文本“突围与重构”的课堂教学。惠老师对文本进行了重构,从影评引入到“烦恼”这个主题,让人服前一亮,与我们的生活结合的很紧密。通过情景创设,文本阅读、链接资料等方式,了解童话这一题材的特点,聚焦文体支架,发现写作密码,学生的创作欲望得到激发。首尾呼应的情境支架,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化,乐于突破自我,教学突围成功。

     

         活动最后,由小学语文王涓、郭翊萱工作室以及成员49中苏明华老师,和大家交流分享《任务群教学的多元可能》。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和整本书阅读任务群中对《宝葫芦的秘密》进行了同课异构,从不同角度打开了文本,作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师,必须深入理解学习任务群的理念,充分利用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将语文学习与能力培养,置于学习任务群中去考虑,进行合理的目标提炼、板块建构、内容整合、任务设计,形成大单元整合,构建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学习活动。

       教研之路道阻且长,小语教师都将以此活动为契机,俯身耕耘,深度研究新课标,践行新理念,开展习作任务群教学研究!

  “百舸争流千帆竞,天山小语正青春”!任务群教学是磨砺、是挑战 ,让我们共同探究任务群教学的更多可能,在语文教学的自由的天空,展开羽翼,破茧起飞!新课标为我们多角度打开文本,提供了理论支持,我们也将不断探索在不同任务群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我们相信“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语文教学的春天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人共同努力。

文字:乌市116中学小学语文教研组

摄影:乌市116中学小学语文教研组

校稿:乌市116中学小学语文教研组

审核:郭翊萱

终审:蔡春锦


阅读 3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