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的种子向阳而生 ——淇滨区“阳光书社”读书沙龙(第三十一期)

李燕
创建于05-29
阅读 58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备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分享阅读经验,提升教育智慧,陶冶高尚情操。淇滨区小学数学赵娟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和来自群内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小学数学同仁们,相聚阳光书社微信群,进行第三十一期读书沙龙活动。本次读书分享的老师是来自淇滨区漓江小学的宋佳莹老师,由淇滨区福源小学的郑艳玲老师主持。

种子课  给种子以生长的力量......

         俞正强老师:金师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首届教育部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三角最具影响力校长,中国第二届明远奖获得者,教育部国培专家,中国教育报 “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提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访问学者,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金华市拔尖人才。出版专著有《低头找幸福》《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种子课3.0》等,数学教育专著《种子课》获得2013年度全国数学教学类书籍一等奖。

        扉页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所有以上课为乐,并愿将每一节课作为礼物呈现给孩子的老师们!

 

        本书作为对种子课的后续思考,命名为2.0。书的主题定为教对数学课,种子课若没有教对,会带来诸多问题。本书聚焦当前数学教育的现实问题,对一线教师关心的种子课有哪些、怎么上等问题进行阐释。本书具体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教对数学的问题讨论”,下编是“教对数学的路径把握”,具体通过追问与思考以及6大领域的12个种子课例,在幽默、智慧的语言中向老师甚至家长娓娓道来。每一节课例都超接地气,很适合我们青年教师学习和思考。

        老师们重点就三个问题进行交流:

        1. 说说你对“教对数学课”的重要性的理解。

俞老师认为,数学课要教好的前提是教对,否则再华丽的课堂也与真正的教育南辕北辙。学生的许多不良学习状况的出现,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教对,即错的教,一定会生出更多错的学。造成的问题是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十分抗拒或者或多或少的存在抗拒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到高年级,除非题目后面注明用方程解,学生通常不会选择用方程解决问题。

        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这一领域内容中,有两节课教的对与否至关重要,《方程的认识》和《用字母表示数》是这一知识内容的种子课。教学重点在于理清等式与算式、数量关系与等量关系间的区别和联系。这两节课上对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特别是用方程解决问题中的不会设,不会列这个问题就会得到基本解决。

        2.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数学学科一定是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数学学科对于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小学整个“确定位置”内容的视角是从“我”到“我们”,从“我们”到“对方”,从“对方”到“第三方”这样变化的。确定位置是谁确定谁的位置,学生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角色体验到以我们为中心的角色体验,到以老师为中心的角色体验,再到以第三方为中心的角色体验,本质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做事。在做人做事中,关键要学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如果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都能在“我”“我们”“对方”“第三方”之间自由往返,那么每个孩子就会成长得比较理性、平和而有力量。

        3.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怎样上好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复习课?

        复习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梳理知识,使知识点系统化、 结构化;第二是熟练技能,使学生形成能力,提高正确率;第三是发展思维,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生成。

        俞老师把复习课分为两类来讨论:第一类是以知识掌握为目的的复习课,它的现实意义是指向学习的形成性检测,称为经典复习课。第二类是为体验数学的乐趣,尝试对数学有深度理解而设计的,因为在复习阶段,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比较充分,适合开展一些在新授课中无法开展的学习活动,称为拓展复习课。

        根据复习课的目的,经典复习课的典型课例主要又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为主要特征的复习课。第二类是以熟练技能、形成技能的系统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复习课。第三类是以融会知识、呈现数学思想、提高思维质量为主要特征的复习课。

        这本书对日常教学非常实用而有效,细细读来,颇有收获,回味无穷。愿我们掌握种子课的精髓,并将其自如地实现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扎根于课堂,让数学的种子向下扎根向阳而生。就如俞老师书中所讲“如果学生是一颗种子,那么,她需要教师给的是温度和雨露。温度和雨露是教师修养的结果;将温度和雨露赋予学生的能力则是修炼的结果。修养与修炼的进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书有光,读最美,越分享,悦成长!途有良伴,不觉孤单。众人同行,才能致远。

        下期由郑艳玲老师分享《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我们不见不散!

阅读 58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